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4章 白瓷镇纸 (第3/3页)
> 将计就计,无间道? 开眼了…… 稍一思忖,李定安就有了主意:左右不耽误,先把眼前的好处捞到手再说。 苍蝇蚊子都是rou…… …… “叮零零零……” 电话又响了起来,周教授顺手接通,“找到了?” “还没有……但是爸,你看那个人,22号摊,他在看海棠盘?” “摆这的东西都是卖的,你能拦着不让人看?” “不是,他之前还买了闻香杯……快,你快看,盘子也被他买走了?” 周教授心里一咯噔:这两件,都是他和周庆计划给那六个人交差的,也无一例外,都是杜专家海选时故意看错的物件。 说白了都是漏,说大不大,说小不说,每件十几二十万的差价还是有的。 但这人是怎么知道的? 暗暗猜忖,电话里又传来周庆的低呼声:“他又拿起了柳叶瓶?” 什么? 周教授猛的瞪起了眼睛:那人一手托颈,一手托底,像是在看瓶身上的图案。 瞅了几眼,他放下瓷瓶,又拿出手电顺着瓶口打了一道光。 接着他又把瓷瓶放平,拿出放大镜看起了底和足,最后才抱在手中摸了摸。 乍一看很正常,但周教授清楚,只有行家和专业搞鉴定的人才会这么看,普通的玩家和藏友都是抱在手里,不会放地上。 内行,而且消息够灵通,看的全是老杜鉴定过的东西…… “爸,这人肯定和我们一样,来捡便宜了?” “没关系,让他随便看,全捡走都无所谓!” “但那一件?” “放心,没那么容易找到!” 也倒是。 爷俩转了小半天,镇纸类的物件几乎看完了,都没找到那东西的踪迹…… 转着念头,周庆又眯了眯眼睛: 那人交了钱,装了箱,拿着花瓶站起来了…… 走了几步又停下了,问了一句,又坐到了马扎上。 74号摊? “这摊上有没有老杜鉴定过东西?” “没有!” “那他看的是什么?” 周庆定神瞅了瞅,“两头翘,中间凹……好像是……中医用的脉枕?” “脉枕……什么形状,有多大?” “上拱下方,尺许长,方圆约两寸,白色……嗯,他在敲,好像有声音……不对,是瓷枕!” 瓷的? 两头翘,中间凹,上拱下方尺许长……这样的东西确实可以当做脉枕,但同时,也可以当镇纸用。 喀嚓…… 脑子里仿佛闪过了一道光,周教授的心脏缩成了一团:白瓷镇纸? “蠢货,让你仔细点仔细点,你怎么看的?” “啊?” 好端端的就骂人? 正觉得莫明其妙,周庆看到他老子就像一阵风一样,冲向了74号摊。 嗯……我cao,镇纸? …… “老板,这什么物件!” “脉枕啊?” “谁用过的?” “不知道!” “那你敢卖二十六万?” “看清楚!”卖家指了指标签,“这可是清早白瓷,故宫里有一件天球瓶知道吧,和这是一个窑口出来的东西。” “标签上面怎么没写?” “嗨,你这小孩话怎么这么多,你就说买不买?” “我看完再说!” “搞的跟真的似的?可别给我摔了……” “放心!” 李定安笑笑,把瓷枕抱了起来。 说起来纯属巧合:因为周庆一直看的是镇纸,所以碰到这类东西他都会顺带着瞅一眼。 然并卵,要么是品相一般,要么要价高的离谱。 这一件也是,只是普通的民窑白瓷,和故宫里的天球瓶更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如果只看工艺和品相,两万六都嫌多。 李定安之所以留心,一是这玩意竟然是一物三用:既能当镇纸,也能当密阁,说它是脉枕也没错。 二则是上面的画:乍一看,竟然有几分范宽和李成的风格。 这两位,可是北宋三大家之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