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日子(二)(314) (第2/2页)
弟振宗也老大不小的了,至今一门亲事也没个着落,你大爷也是个外面人,村子里红白喜事的离不了他,却因儿子的婚姻之事一整天的愁眉不展。也不是没人上门提亲,这村子里的姑娘他又挑又选的也差不多了,可是没有一个称心如意的,他的眼睛长到头顶上了,也不知是想找个啥样的!以前没求你给保个媒,是因为一笔写不出俩陶字来,怕别人说闲话。现在你在村里有名望,你看谁家的姑娘合适就麻烦给介绍一个,完成了他的终身大事,这做爹娘的也了了心愿。他学业未成,我们当初口挪肚攒的供他读书,就盼着望子成龙,希望着走出这没啥出息的山村,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为陶家光宗耀祖,可这世道不遂人愿,也只好认命了!他刚回来那时,一心把火的非要当兵打鬼子去,你说这不是吃饱撑得咋的?我们就这么一个儿子,能让他做那危险的事吗?好说歹说的,总算是留住了他,跟他叔学了几天木匠活,可是——你公公一病,他就闲下来了。这伍老太爷让他当教书先生,他愿意不收学费,我们也让着他了,不挣钱也行,只要他不想歪门邪道的事就好,我们也不图意他帮着干啥,只要他收心老实在家比什么都强。我家的日子在村里来说也能站住脚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谁家的姑娘进了我们家也算是享福了,我和你大爷也不是那种挑眼摸刺的人。这年龄等不得人,他倒是不着急不上火的,可这做父母的就不行了,cao心呀!你看——你是个做嫂子的,总不能忍心看着兄弟打光棍吧?有别人看笑话的你总不能也袖手旁观吧?没办法了,来找你,是觉得你这孩子办事比较稳妥,让人信得过,那就——” 骆芳磨磨叽叽的说了一套,也算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了。 柳杏梅从没发现她这个大娘如此会说过,大概也是受了丈夫的影响。 她知道,骆芳是个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人,敬有蔑无。不过呢,各过各的日子,也就无意计较长短。但她会记得,在她结婚时,这个大娘前去迎亲过,这也是一份情义。她一笑说: “要说我来这里时间也不短了,见过当年几个小姑娘如今长成了大姑娘,不过了解的却是没几个,有几个大概是也给振宗介绍过了。现在要说人品和相貌不错的,我看老伍家的妮婷很合适。振宗在伍家教书,他们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听说妮婷也在听课学习,两个人也是比较了解的。如果振宗对她有意思,不如托媒人试试。” 骆芳摇头说:“不是没考虑过,可是人家门槛儿高,咱是乌鸦,人家是凤凰,不般配的,不敢攀那高枝。我跟你大爷也在背后虑量过,现在你在伍家倒是也能说进话去,不过要是人家不同意,振宗又在人家教学,那有多尴尬,以后还怎么去人家呀!” “这倒也是啊!那么——”柳杏梅话锋一转说:“村子就这么大,大一些的姑娘就那几个,差不多都被振宗挑挑捡捡过了,如今又是鬼子又是土匪的,也不宜去外面找对象了。依我看这样吧,岁数小一点儿的倒也可以。” “那你说谁家的姑娘合适些?”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柳杏梅朝窗外看了看。 “你是说梅香?” 梅香正站在牲口圈的拦杆外,亲昵地在抚摸着拴在槽前的那匹枣红马。她中午放学就来了,跟骆芳是前后脚,见骆芳在屋就没进来,她揣摩着老师的娘来干什么。 柳杏梅看着骆芳有点儿惊讶的表情说:“这姑娘可讨人喜欢了,品貌兼优,我觉得她是全村最好的姑娘。她今年十六了,振宗比她大个四五岁也不算大。自从她来跟我作伴,我俩处的情同姐妹,无话不说,她是喜欢振宗的。另外,在她爹临走时对她娘留下话来,如果有合适的人家提亲,就给她找婆家,不必等他回来。还说让我也能做主的,这是信任我。要是振宗同意,这门亲事成了,今年就可以结婚,说不定明年你跟我大爷说可以抱上大胖孙子了,这样的好事哪找去。” “只是她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