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赶赴小门岛 (第2/2页)
兜不会这么单一。 多半是各种鱼和蟹虾的混合体。 但黑团头的生存环境是浑浊的海水,很多鱼类不愿意靠近,所以除了抓到几只落单的白姑鱼,几只八爪,更多的就是一些螺。 没啥特别值钱的东西。 “好喽,进发,前面目的地是小门岛!” 李伟对着前面一挥手,像是出征的将军。 “走起!” 大刚也非常兴奋。 自己在船上给别人干活和给自己干活完全两个心态。 给人干就是按部就班,反正上来多了,就多,少点也没关系,还轻松呢。 给自己干,就恨不得每个网都是大头,满满的装满值钱鱼获,发一笔大财。 二十几分钟后,船来到小门岛还有一两百米的位置。 果然就像李海生猜测的一样,这边今天只有几只赶海的小木船停在小岛礁石边上。 每个船上都留下一个看船的,其他人估计都上了小门岛。 小岛赶海,收益肯定要比海滩更好。 不说出来需要耗费人工,就是一艘小木船,也要两三百块。
普通人家也很难置办起。 如果是靠着在码头干活,也要半年不吃不喝。 若是像阿秀那样串珠子,估计一年下来都不够。 很多海边赶海的人,一生都想拥有一艘大铁皮船。 但几乎很少有人能直接买得起铁皮,往往都先是从小木船起步。 慢慢赚钱,攒钱,更换船只。 六米,八米,九米,十二米,越来越大,能走的海就越来越深。 “老鼠,你船上有几张网,我看这是刺网的转轮是吧?” “没错,我们是配的刺网,不过网眼很大,在内海很难网到啥东西。” “有多长?” “五百米……不到一千米吧。” “不算大,但也够用了。” 李海生点点头,心里大致盘划下,便对三人说:“等下我们分步来,先将网片下到水里,然后再下网兜。” “有这个必要嘛,我们这才离海边多远点,哪有什么像样的大鱼,我们的网眼是两点八的,白白浪费功夫。” 渔网的网眼有规格限制,所谓两点八,就是渔网的网孔直径两点八厘米。 算是比较大的网眼。 基本能拦住的都是半斤以上的大鱼海蟹,个头小的鱼虾蟹都会从网眼钻过去。 这种网在这个年头比较少用。 这年头大家鱼产资源丰富,大家都没多少养鱼意识,网眼非常小,将能捞的全部捞起来。 然后人工再进行挑拣,实在小的没法子吃的东西才会重新扔进海里。 到后世,水产资源逐渐枯竭,再加上国家引导,渔民们也都认识到保护水产资源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太小孔眼的渔网基本不用,若是谁用,就会被称为“绝户网”。 一方面指将大小鱼全部捞起来,鱼被绝户了。 也暗指某些人,是做一锤子买卖,准备让捕鱼这种行业,彻底绝户。 “你又行了是吧,你竟然和阿生师傅讨论对错,真是不知悔改,对吧,阿生师傅?” 李刚一边“嘲讽”李伟,一边佯装讨好李海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