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饥饿需求 (第2/2页)
,低下头看着他,没有回答。 他钳制住她手腕的动作松了松,眼神柔和下来。 “我饿了。” 冯蕴微微一怔。 扭头望向几个仆女,纳闷地道: “有人怠慢大王?竟让将军吃不饱饭?” 裴獗抬眼,冷冽浓黑的眼眸,黑沉沉地盯住她。 “突然想吃面片汤……” 一言入耳,冯蕴倏地僵住。 她突然就想起来之前一直回忆不起的,郑寿山背叛晋廷的原因。 与饥饿有关。 上辈子郑寿山背叛晋廷,是在三年以后。 那个时候,冯蕴已回台城,也是事后才听说。 当年楚州闹干旱,吃不上饭,郑寿山找朝廷要钱要粮。 其实,那个时节干旱的不仅是楚州,天底下到处都在闹旱灾,闹饥荒,朝政的粮仓里也不丰盈,日子难过。 但郑寿山也算是一方大员,“封疆大吏”,不能轻易得罪,该送的粮,还是要送…… 于是…… 晋廷耍了个心机。 一车车粮食往楚州送,里面却装的石头沙子,到了半路,突遇山匪抢劫,死了不少人,粮食也被抢走了,就剩下区区二十车,送到郑寿山手上。 这二十车,是有真粮的。 起初郑寿山那叫一个感动啊。 为了替死去的送粮兵报仇,郑寿山带着手下三千亲随,连夜奔向二百里开外的“山匪窝”。 不料山匪没见着,竟然看到一堆堆丢弃的装着乱石沙砾的麻袋。
人心寒了,背叛的种子就埋下了。 萧呈看准时机,收买人心,通过一个当地的客商,秘密往楚州运送了十万石粮食。 郑寿山收下粮食的时候,还想着是占了齐国的大便宜,没有完全想要背叛晋廷。 但他投靠萧呈,扯旗造反的消息,已然飞向了中京。 晋廷自然难忍怒气,当即派兵镇压…… 但那时候,裴獗因追击萧呈楼船,在石观码头中箭,身负重伤未愈,无法领兵作战,而北雍军也因楚胡韩三人的背刺,大伤元气…… 郑寿山真反了,发现没有北雍军和裴獗的晋军,不堪一击。 于是彻底拉着楚州投靠了齐国。 萧呈用十万石粮的极小代价,轻轻松松就接管了楚州,没费一兵一卒。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萧呈的战略史上,很成功的一仗。 堪比利用冯蕴收复安渡诸郡。 如果再回头去看,上辈子的晋廷,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慢慢露出颓势的。 当然,这些消息全是冯蕴在台城时听来的。 而那些装着石头沙子的麻袋,到底是萧呈所为,还是李宗训确实不想给粮食接济楚州,就只有上辈子的他们才知道了。 屋子里,安静如许。 裴獗没看到冯蕴的反应,微微皱眉。 “面片汤是没有了吗?” 冯蕴回神,转眼看向小满。 小满收着脖子,抱着被子就往外走,假装看不到娘子的眼神,环儿和佩儿也是紧张兮兮,大气都不敢出。 她们不是诚心的。 大王问起,世子来了,干了什么…… 她们也没有说其他,就说世子要了一碗面片汤。 这不算背主吧? 屋子里寂静得有些古怪。 那个小小的更漏,发出的轻微响动,格外清晰。 冯蕴直起身来,拨开裴獗的手回头。 “小满,让灶上为大王煮一碗面片汤来。” 裴獗当然也不是为了争着吃一碗面片汤,就记得温行溯爱吃这个,冯蕴去大营探监,就特地为他捎带。这个淳于焰大老远回来,也要吃上一碗。 他想尝尝,到底是什么味道。 面片汤很快就端上来了。 还是面片汤的味道。 “好吃吗?”冯蕴笑着问他。 裴獗:“尚可。” 冯蕴微微颔首,一言不发地看着他,直到他慢条斯理的吃完,让仆女收拾了碗筷下去,这才认真问: “郑寿山跟邺城朝廷的关系,你怎么看?” 裴獗沉吟一下,“淳于焰跟你说什么了?” 冯蕴没有隐瞒他。 在对待李宗训的态度上,两人是一致的,矛头向外。 等她说完,裴獗就明白了她话里的玄机。 “蕴娘是想,离间李郑二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