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8.一人倒霉,大家享福 (第2/4页)
也没可能把他从龙虎山上绑走。 但估计会把消息主动传开。 吴王殿下礼贤下士,对龙虎山元长老师徒青睐有加。 虽说屡屡在元墨白师徒这里碰了钉子,但吴王只要有这个姿态,并把消息炒热就够了。 “他处境越来越难了,已经不是重新韬光养晦,低调行事就能解决问题。” 雷俊猜测:“我怎么感觉,他近期要搞点大动作似的……” 联系先前白莲宗淮山起事就同吴王有关,此君近年来的动作越发燥烈。 有困兽犹斗之意。 “成与不成,大师兄这次也出名了。”楚昆略有些同情地看着自家师兄:“吴王殿下亲自帮忙造势。” 王归元闻言,苦笑着连连摇头。 他目光在雷俊同楚昆之间打了个盘旋,感叹道:“也不止吴王殿下,还有你们两个妖孽。” 雷俊,不消多提。 楚昆今年修成三重天法坛境界后,也渐渐开始引起天师府内外关注。 他本就出身苏州楚族,又入龙虎山天师府学道。 稍微有些起色,自然便引起关注,且关注目光不止来自楚族一家。 元墨白,难得开门纳徒。 结果门下成材率如此高,别人想不关注都难。 这样一来,惯常低调的王归元,连带着也引起外界注意。 某种角度来说,他甚至被雷俊和楚昆反向凸显出来。 有人以为元墨白门下三个弟子成才两人,已经颇为难得,另一个相对平庸,实属正常。 但也另有人觉得,元墨白不会轻易走眼,看似低调的大徒弟同样可能有过人之处。 有议论,就有热度。 再加上吴王殿下的另眼相看,王道长最近也小火一把,叫他本人颇为无奈。 “不敢当,师兄太过奖了。”雷俊面不改色。 楚昆则低头看脚面,装作事不关己的模样。 王归元看着眼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二人,无奈摇头。 雷俊又撸了两把怀里滚滚后将之放下,然后问道:“师兄,师父这会儿得闲么?” 王归元:“回府了,你可以直接过去。” 雷俊颔首:“李轩师兄回山了,请求面见师父。” 王归元叹气:“多事之秋,山雨欲来啊。” 辞别两个师兄弟,雷俊前去见师父元墨白。 “重轩师侄难得回来,当然是要见见的。”元墨白淡然道:“明天早上,为师在高功阁等他。” 雷俊:“是,师父。” 元墨白言道:“晓棠师侄那边,为师已有安排,无需担心接下来的安危,但能否渡过天堑劫难,就要看她自己了。” 说罢,他站起身来,踱步到窗边,望着凛冬时节,已见寒霜的树枝,久久不语。 雷俊默默立在元墨白身后,不打扰对方。 “三师叔、三师兄他们,终于跨过了那道线。” 良久之后,元墨白徐徐开口:“该来的,要来了。” 雷俊默默颔首。 虽然李松、李紫阳对外的说法只字不提唐晓棠如何,但雷俊师徒皆知,他们先前就是冲着唐晓棠去的。 甚至还外泄消息给唐晓棠的对头,南荒阴山峒的长老田林龙,既是多加一个帮手,也是找个事后帮他们背黑锅的。 虽然最终他们连唐晓棠闭关洞府门朝哪边开都没找见。 但诚如元墨白所言,李氏一族终于还是主动跨过了那条线。 百多年前,天师府前后两次内战。 之后百多年时间里,起起伏伏,争议常有,总算大家还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 但正如早先蜀山内乱一样。 矛盾、冲突、猜忌、争端积压到一定程度后,终究要有一场了断。 可能,直接的导火索非常简单甚至微不足道。 但一切点燃后的场面,就不是一个两个人可以预料和控制。 唐晓棠陨落在天堑劫难下也就罢了。 但凡她成功提升至八重天境界,回山之后,不止雷俊,哪怕元墨白,都不会刻意为李氏一族隐瞒遮掩。 元墨白不希望看到天师府再次内讧不假。 但既然李氏一族已经先迈出这一步,那大战的序幕,注定被拉开。 以唐晓棠的脾气,没有隐忍和等待可言。 知道自己闭关时李松、李紫阳准备送她一份“大礼”,不回敬,她就不是唐晓棠。 “师父……”雷俊看着元墨白的背影。 元墨白转身,面上神情已经恢复平静,更重新展颜一笑:“其实,也不那么意外。” 雷俊见状,便不多言,换了话题:“就只不知,是小师姐更快,还是二师伯更快。” 元墨白轻轻颔首:“是啊。” 紫衣青年踱了几步,重新在椅中坐下:“既然这一场了断不可避免,我们也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