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_296.道基法宝其二,太清八景宝蓑(二合一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96.道基法宝其二,太清八景宝蓑(二合一章节) (第1/5页)

    楚修远闻听叶炎描述天理中的情况,神色反而严肃几分:“那里的文脉呢?”

    叶炎:“文华之气与山川地脉相合,文脉亦流转各方,看似分散,实则合一。”

    楚修远微微颔首。

    不出他所料。

    那所谓大明皇朝读书人身负山河国运,相对者,便是文华之气同样与山河地脉相容。

    不用再多问,楚修远便明白,那里或许也有经学诗书传家的门第,但与大唐世家不同。

    大明皇朝治下的读书人,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休戚与共的整体。

    各家自有兴衰起伏不假,但与帝皇天子相对者,始终是一整个群体。

    这个同帝王天子道共同承担山河国运的整体,不是着落在少数几人几家,甚至严格来说不是着落具体的儒家修行者身上。

    而是……

    “礼法。”

    叶炎同楚修远对视一眼:“礼制。”

    二人皆大唐儒家修士中佼佼者,虽然未必认可天理中儒家修士,但接触下来,已经初步了解对方情况。

    一定程度上,对方的礼法,是连同皇朝帝室,也包涵在内,天子官绅,共同组成一个庞大而又完整的体系。

    一个在大唐皇朝此前历史上,并未出现过的体系。

    照修道界惯常说法,这是独立于经学、神射、咏诵之外,一门全新的儒学道统。

    毫无疑问,脱胎自经学。

    但已经非常成熟,别具一格,自成一派。

    ……在天理,这新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代经学。

    饶是楚修远经惯风浪,这时亦神情严肃。

    叶炎已经消化过一段时间,故而当前心境相对平和少许:“归藏变作天理,但其中人究竟源流何方?”

    楚修远轻轻摇头:“昔年本族有先祖曾踏足归藏,但最终天地大变,相关历史湮没,老朽如今亦不知其中究竟,说来惭愧,这些年来,本族也曾落力重寻归藏,但料不到,那里已经变成如今模样。”

    叶炎:“我以为,之前和天师府许元贞有关的文华才气与荒蛮武道意境,同现在这天理,可能存在些许联系。”

    楚修远:“原本的文华之气,被那蛮荒武道践踏后,痛定思痛,再做改良完善,于是成了现在天理中新学的模样?”

    叶炎轻轻颔首,但接着说道:“不过,仍有疑点。”

    楚修远转身望向西北方:“嗯,不错……”

    从西北内陆传来的消息,那所谓孤鹰汗国中人,多为武者。

    其武道真意,正与那践踏江山辱没斯文的蛮荒武道意境如出一辙!

    天理中的儒学修士,同他们早先接触过么?

    “文华之气同山河国运融容,具体表现如何?”楚修远收回目光,又向叶炎询问。

    叶炎:“天理毕竟不是真正人间,能蕴生皇朝气运,已是离奇,而范围毕竟有限,故而其中儒学修士在实战斗法方面的表现虽不凡,但与我大唐读书人相比,差距尚有限。”

    楚修远沉吟。

    有些情报,叶炎回来前,他已经了解,这里无需多问。

    因为天理山河国运不全的缘故,大明和大唐读书人在同境界下的实战斗法中,平均水平没拉开太大差距。

    但那儒家新学,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

    上下分明。

    高境界修士,对低境界修士的压制,远比其他道统来得明显。

    几乎不存在以下克上,以弱胜强的可能。

    这一点甚至不只是在于儒家新学内部。

    高境界天理读书人对大唐低境界其他道统的修士,同样存在更显著的境界优势。

    “几千年不见归藏,变化真是出乎意料啊。”楚修远心境已经平复,面上重见恬然笑意:“时代大潮一个浪头接一个浪头,也不知道老朽这把骨头,还能不能经得住。”

    叶炎:“越是这种时候,越需慎重处之。”

    他看向西边内陆方向,轻声道:“太子殿下,已度过六重天到七重天之间的天堑劫难。”

    楚修远:“西北孤鹰胡人犯境,陛下坐镇长安处置,山河不稳,确实正需要太子殿下为陛下分忧。”

    对太子张徽来讲,提升太快了不行,太慢了同样不行。

    虽然帝王天子道提升迅速,儒家修行亦有厚积薄发之能,但从一个大境界到下个大境界,一些水磨工夫的时间是必须的。

    积蓄隐忍太过,局势却瞬息万变,真到有需要的时候却没可能一步登天。

    好在近年来大唐边患不断。

    太子殿下忧国忧民,有心分陛下分忧,勤勉向学,连连进步,自然谁都说不出什么。

    “关键,是下一步。”楚修远喃喃自语。

    …………………

    帝京,洛阳。

    东宫内。

    太子张徽自门下省政事堂返回。

    偏殿里,已经有人在等他。

    两个年轻书生,一个姓叶,一个姓楚。

    见到张徽,纷纷行礼。

    太子张徽摆摆手:“二位都随意些。”

    他冲其中一个青年男子笑道:“今天跟令尊请教几件政事,受益匪浅啊。”

    青年男子笑容温文:“殿下言重了,家父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