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_296.道基法宝其二,太清八景宝蓑(二合一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96.道基法宝其二,太清八景宝蓑(二合一章节) (第3/5页)

当属儒家第四学无疑。”

    孟少杰听得有些向往。

    他倒不是向往天理新学。

    而是向往那边的学问已经真正卓然成家,为儒学开新篇章。

    不像他这边,虽然初见规模,但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

    故而萧春晖称那天理新学为经学、神射、咏诵之外别开生面的第四支道统,而孟少杰这边仍需努力。

    “不用多想,天理那边的新学,不知经历多少年多少代人的完善积累。”萧春晖微笑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孟少杰端正神色:“是,先生,学生受教。”

    然后,他忽然想起另一事:“先生,天师府那边,击退了人间道国的侵袭?”

    萧春晖:“准确说,何止击退,该是击破人间道国才对。”

    他已看过相关讯息的呈报,这时大致讲述给孟少杰听。

    “雷道长,果然实力过人!”孟少杰听得满心赞叹。

    萧春晖亦微笑:“世人皆小觑雷道长了,必须承认,我先前亦不例外,如今方一睹天骄风采,实是令人佩服。”

    应该说,整个天师府这趟都挺让人意外。

    悄然找回天师印。

    唐晓棠、元墨白、雷俊三人,便成功击杀千叶蝶王、容光尘、尉柒月这一妖两人。

    纵使有天师印出其不意的缘故,这战果也仍然令人惊讶。

    萧春晖听meimei萧雪廷讲过其所见详细经过。

    纯阳法界内的事,萧雪廷亦未亲眼目睹。

    但她有看到,龙虎山还有出乎预料的一拂尘、一古镜二宝。

    虽然是消耗性的宝物,但妙用无穷。

    推测千叶蝶王彻底身陨,便和那拂尘相关。

    萧雪廷事后有打听,得知是许元贞所留。

    从这一点来看,世人皆知许元贞惊艳,但恐怕同样有点小觑她了。

    当然,反差最大者,还是那位雷俊雷道长……萧春晖心道。

    “真没想到纯阳宫黄老……黄玄朴,竟然便是人间道国的帝君。”

    孟少杰忽地想起一事:“先生,您说我计都那边……”

    天书暗面宇宙那边,对方对上古符箓派传承感兴趣。

    实不知具体和人间道国有什么关联,是敌是友。

    如今人间道国元气大伤,一些事情真相陆续浮出水面。

    但天书暗面宇宙那边,似乎还没有着落。

    孟少杰最新化身计都去那里,得到的指示,仍然是继续搜索上古符箓派相关事物。

    “青彦一切如常即可。”萧春晖若有所思:“且观以后。”

    孟少杰忙应道:“是,先生。”

    …………………

    龙虎山上,天师府里。

    雷俊此刻也正在研究自己的天书暗面宇宙。

    因为,那苍白宇宙里,如墨迹点点的星空中,有一块新的巨大“墨迹”。

    罗睺、计都之外,第三枚暗曜。

    这是雷俊自身修为提升到八重天境界后,天书暗面宇宙新生的变化。

    想起当初自己刚刚修成七重天时,新在罗睺之外多出计都,那么很可能这里是自己修为高一个大境界,方才会生出一枚新的暗曜。

    “嗯,就叫做月孛吧。”雷俊微微颔首。

    然后,他分化出月孛的暗影,将之悄然送入地脉中流传。

    至于最后能落到谁手上,雷俊就不做干涉了。

    还是那句话,静待有缘人。

    送走月孛,雷俊再若无其事悄然回山。

    府里,四师伯姚远正在招呼客人。

    雷俊同来者打过交道。

    乃是苏州天龙寺的妙义长老。

    因为东海上天理的缘故,天龙寺当前也有大量高手前往参战,连方丈妙心大师都离寺前往东海。

    但妙义长老还是西行,一路赶来龙虎山。

    目的,自然是打听法清和尚之事。

    “具体详情,需问元师弟。”

    姚远亦不知法清和尚具体情况,于是吩咐弟子去请元墨白。

    雷俊先到一步,妙义长老便再向他也道贺一次,赞叹龙虎山天师府击破人间道国。

    然后,他也不多客套,直接打听有关法清之事。

    “实不相瞒,法清大师之事,贫道也甚是意外。”

    雷俊认真说道:“法清大师相助本派,府里上下皆感激,但在此之前,贫道亦不知法清大师尚在世。

    家师同法清大师是故交,时常感念其英年早逝,每每因此伤怀,这趟同样深感意外。

    贫道师徒等人,初时还以为法清大师一直在贵派深居苦修,这趟代表贵派来援。

    但后来法清大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本派上下,皆不知其去向,眼下也是一头雾水。”

    既然法清……错,划掉,既然大师兄王归元本人想要保密,那雷俊自不会拆他的台。

    具体何去何从,王归元自己拿主意即可。

    稍后元墨白回来,亦是相似说法。

    只提及自己感谢法清和尚之余,亦曾询问之前疑团,但法清和尚并未予以解答,似有难言之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