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_338.力挽狂澜破幽冥(二合一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38.力挽狂澜破幽冥(二合一章节) (第5/5页)



    两枚两仪天元法箓交转下,大量元磁之力蕴生,隔断这里内外灵气交转,无形中也封阻外界探查谷内和谷内联络外界的渠道。

    安知语、李源元等人正维系法仪,通过法仪助长大幽冥正反九宫仙阵的威势。

    突然,他们感觉法仪运转不畅。

    断江谷天地灵气流转受到严重的阻截干扰。

    安知语等人正心生警觉,就眼前齐齐一花。

    三十六杆道幡中,灰雾凝聚而成的“道钟”旁,忽然多了个身材非常高大的紫袍青年道人。

    连续多枚两仪天元法箓在高大青年法力凝聚下呈现并飞出。

    合共七十二枚,两两成对,分别围绕那三十六杆长幡。

    受此影响,灰雾凝聚而成的“道钟”消失。

    元磁之力凝聚,隐约闪现耀眼白光,构成一口仿佛由磁力凝聚成有形实质的新“道钟”,在断江谷内摇动,发出无声钟鸣。

    海量元磁之力周转下,令三十六杆长幡烈烈吹动。

    大量元磁导引下,同样通过地脉灵气流转,传向赤茶岭方向。

    但却产生相反效果。

    “你……”

    对当今大唐人间已经有部分了解的李源元、安知语齐齐一惊:

    “……龙虎山天师府,玄霄子雷俊?!”

    他们反应已经算快。

    但就在他们念头转动的瞬间,雷俊周身上下已经星光闪烁。

    三十六对两仪天元法箓继续运转,构建全新法仪。

    雷俊本人高大的身形则进一步高涨,仿佛无视距离般,一步迈出就已经到了里蜀山高功长老李源元身前。

    然后,双手齐出。

    撕裂对方仙魂!

    李源元两大本命法宝之一,乃是用于护身的玉骨甲。

    在李源元遇袭瞬间,甚至不用他本人动念,一块块如玉骨片便已经自动张开要护佑主人。

    可低沉咆哮声中,碧绿的阴火虎现世,道道碧绿的九渊真火仿佛自李源元脚底冲天燃起,焚烧那些白玉骨片。

    骨甲无法聚合,无法为李源元护身。

    他的仙魂顿时被雷俊强行撕开。

    其另一件本命法宝摄魂铃这时出现在上空。

    但不及奏响,有更加震动四方的骇人雷霆炸裂。

    紫色的阳雷龙冲天而起,一口直接将摄魂铃吞下。

    与此同时,黑色的阴雷龙则悄无声息,横扫周围修为相对较低的里蜀山修士。

    远方安知语眼见雷俊的阳雷龙吞下摄魂铃后,又转而将李源元被撕裂的残魂也一并吞下,不禁心神俱震。

    她不敢有半分犹豫,当即展开自己的本命法宝忘川水烟罗。

    果然,下一刻雷俊化身而成的斗姆星神法象,便转而冲向安知语。

    看似轻柔的薄纱,在这时像是化作黄泉忘川河水,延阻雷俊的步伐。

    安知语同时祭起自己一件名为游魂幻纱的本命法器,和忘川水烟罗配合,相得益彰,皆成以柔克刚,以阴制阳之势,阻挡雷俊。

    但忘川河水和万千幽魂中央,忽然响起一声震耳欲聋的虎吼。

    guntang炽烈的赤金光芒闪耀下,仿佛一轮煌煌大日,出现在断江谷内。

    犹如真实的天辰日曜降临,滚滚火浪向四周吞吐。

    赤金大日内,一头赤金巨虎盘踞咆哮,火力阳刚炽热。

    辰阳中天法箓。

    天辰炎祖法象。

    阳火虎法象一现,顿时横扫周围游荡的万千阴魂,更将死寂冰冷的忘川河水大量蒸腾焚烧。

    这……这是几个法象了?

    里蜀山长老安知语心神一时间有些恍惚。

    她再是多年不与符箓派高手打交道,也知道眼前景象完全不正常。

    可是她已经没有余力继续思索下去。

    紫色的阳雷龙和碧绿的阴火虎,清理过先前的对手,这时也向安知语逼近。

    逼近一枚悬浮在半空中的冰蓝色长钉。

    属于安知语的另外一件本命法宝。

    冰魄封魂钉。

    冰魄者,并非单纯寒冷冻人魂魄,而是祭炼冰冷死寂的忘川河水之灵力,将敌人的神魂体魄由内而外冻封。

    安知语本人的仙魂,此刻正是同自己的冰魄封魂钉结合。

    可是雷俊速度更快。

    阳雷龙、阴火虎所化的紫绿太极图,已经先一步定住对手的冰魄封魂钉。

    然后,如同星空神祇一般的雷俊一步迈出,便到了冰魄封魂钉近前。

    法宝中,传出安知语冰冷的喝问:

    “符箓派的天师府一脉,一定要与我里蜀山为敌?”

    话未说完,雷俊斗姆星神法象的巨大拳头,已经砸在冰魄封魂钉上。

    他拳出连环,打断长钉模样的法宝,打爆对方的仙魂。

    安知语仙魂似是发出别样惨嚎,但声音袅袅,烟消云散,步了李源元后尘。

    “别里蜀山前里蜀山后了。”

    雷俊平静收拳:“你们叫死蜀山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