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6.大势将成(二合一章节) (第2/5页)
带悲色。 僧人们皆身披袈裟,但内衬颜色不同,标志着他们来自须弥内金刚界不同的几部。 五部色,佛部为白,莲华部为赤,金刚部为青,宝部为黄,羯磨部或称业部为绿。 眼下在妙喜国土遗址上的僧人,有人袈裟内衬为白,有人为红,有人为黄,有人为绿。 唯独就是不见本该属于金刚部的青色。 一群僧人叹息着,整理雷火肆虐后一片焦黑的妙喜国土。 一个宝部僧人离开,前往须弥中央一座闪动金光的神山下。 须弥山此刻光辉,终于重新恢复稳定。 山下则站着三个僧人。 其中一个瘦削僧人,正是须弥宝部之主梵达陀。 宝部僧人到了须弥山下,先向梵达陀行礼,然后再向另外两名僧人行礼:“上师。” 另外两名僧人,一個外观若少年,相貌清秀俊美,始终面带微笑,宝相庄严。 另一个则貌似中年,身材高大魁伟,比梵达陀和那少年高出一头以上,其相貌奇丑无比,但观之反而给人以宁静祥和,智慧圆足之感。 “金刚部三大至宝皆毁,不仅如此,金刚部弟子几乎死伤殆尽,妙喜国土内所藏典籍,亦散佚严重。”那宝部僧人轻声禀告。 如少年人模样的佛部之主面上笑容不减,语气平和,宁定人心: “金刚部典藏,尚有挽救办法,当务之急,收拢营救幸存的金刚部传人。” 宝部僧人应道:“是,上师。” 对方退下后,高大中年男子模样的羯磨部主开口:“金刚部还有少许人,散在那方大唐人间,但须弥和大宋人间通往大唐人间的虚空门户当前都封闭了,我们难以接应那些弟子回来。” 不问可知,大唐皇朝方面后续会不断追剿清理那些须弥金刚部在大唐人间的余孽。 眼下无法接人回来,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生还的希望便越来越渺茫。 佛部之主:“其他方向,暂时亦难寻通往大唐的虚空门户。” 宝部之主梵达陀开口:“当前,唯有在须弥中,先重整金刚部,令金刚界五部重新完整。” 佛部之主言道:“嗯,我会立即着手安排,在此期间,须弥山这边辛苦伱们了。” 宝部之主和羯磨部主皆应道:“有劳师弟。” 须弥佛门,日常分作金刚界五部,即佛门、莲华部、金刚部、宝部和羯磨部。 其中又有金刚界、胎藏界之对应变化。 胎藏界有大定、大悲、大智三德,分为佛部、莲华部和金刚部三部。 佛部为大定门,莲华部为慈悲门,金刚部为智慧门,则金刚界与胎藏界中诸尊,都可摄于这三部之中。 又佛为二利圆满之称,于佛部中开二部,对应胎藏界曼荼罗上中下中之通者。 下方有虚空藏院,为佛自证之边,称为宝部。 上方有释迦院,为佛化他之边,称为羯磨部。 由此论之,胎藏、金刚之三五分别,为开合之异。 如果这趟须弥里是折了宝部或者羯磨部,那损失虽然也堪称惨重,但只要佛部尚在,则此二部很快便可恢复元气。 而金刚部折损,则金刚界、胎藏界同时坍塌一角,欲要修复,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佛部之主也唯有徐徐图之。 同时,再焦急,也不能忽视须弥山这边。 而如此一来,佛部、宝部、羯磨部在其他人间的经营,势必都会大受影响。 金刚部坍塌,不仅仅是其本身遭劫,更影响其他四部,影响整个须弥未来的动向…… 此番除大宋人间那边一些事正值紧要关头的莲花部主外,佛部之主和羯磨部主全部第一时间赶回须弥,可惜妙喜国土支撑的时间,出乎预料的短暂,终究是没能等到他们归来。 “龙虎山天师府,符箓派传承……” 羯磨部主和宝部之主留在须弥山下,羯磨部主回首望向远方妙喜国土与恒河所在方向: “但他们一些手法,观之不似道家中人?” 宝部之主梵达陀颔首:“我亦有同感。” 羯磨部主:“晚些时候,我们就相关事,再仔细议一议,眼下,先以须弥山为重。” 宝部之主轻轻颔首。 这里,始终才是须弥的重中之重。 佛门手印一脉借须弥大兴,更是借这须弥山大兴。 此处根基在,须弥中金刚界五部,便能恢复元气。 只是…… 宝部之主想起先前那反攻入须弥的一对男女,心头不禁浮现一层阴翳。 不提为金刚部寻仇之类的事。 但看他们同金刚部,同须弥佛门针锋相对的模样,未来其他四部对上他们,恐怕也无法和睦相处。 不管是直接恩怨,还是未来潜在,这都是个棘手的对头。 ………………… 大宋人间。 或许,如此称呼已经不再合适。 因为此方人间的大宋皇朝,已经不是风雨飘摇可以形容。 黄金汗国针对大宋半壁江山的攻伐,已经到了最后阶段。 大宋皇朝,即将成为历史。 此方人间,旁的地方,也在密切关注大江以南的时局变化。 苍狼汗国汗庭,霜月草原。 狼首大纛下,一名大汉矗立。 其身材高大,屹立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