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相师_第三百零九章 恶与伪善的碰撞,凝气初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九章 恶与伪善的碰撞,凝气初试 (第1/2页)

    但凡是一流以的高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不一定是特殊的武器或是武功,有时候仅仅是一句台词能让人将你牢牢记住。

    虽然红鸾长弓在冷兵器算得神兵利器,但游侠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还是这句口头禅,世间不应有冷漠,自二十岁之后,游侠有九成九都是以“审判使者”的身份出场,并对这个残酷世界的冷漠进行审判。

    这是一个让人不会在意长相的人,不管他长得是高是矮,是帅是丑,人们记住他的只有两点,红鸾长弓与那句自负且偏激的台词。

    数月前,游侠以审判使者的姿态降临安城,对痞三进行审判,可在最后一刻他发现痞三是站在冷漠的对立面,不管是怎样的目的,舍身救人不是冷漠,也不在他的审判范畴之内。

    所以,游侠放弃了狙杀痞三这项任务,又在与修罗刀的追逐战全身而退,不知所踪。

    今天,他又来到了安城,奉凤凰会的命令,也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对杀破狼进行审判,他知道自己这次不会错,杀破狼绝对是冷漠的代名词。

    如果以智商来区分,世界大概有四种人,普通人、聪明人、更聪明的人与怪人。

    平凡的人称之为普通人,有些天资的人算是聪明人,可以驱使聪明人的便是更聪明的人,游侠属于第四种,他是怪人。

    为了一句话或一个念头可以付出自己一生的怪人。

    而在一流高手之,这样的怪人并不少见,杀破狼也是怪人。

    显然,凤凰会的领导者属于聪明人之的范畴,兵不血刃,只是挑选了适当的人物快要达成目的。

    如今的局面,恰恰是凤凰会的高层领导者想要看到的,实力而言,游侠绝对超过了凤凰会杀手培训心六大导师的任何一个,而且由他出手会免去许多潜在威胁,六年前杀破狼曾从六大导师手逃过一次,凤凰会再也丢不起这样的人。

    还有一点,不受控制的游侠也被列在危险人物的范畴之,即使这一战游侠不幸落败,凤凰会至少能达成另一个目的,杀手榜排名的前百位已经许久没有变动,是时候重新测量并排列这些危险人物了。

    游侠站在距离杀破狼二十米开外的地方,红鸾长弓标示了他的所在,看样子他并不想向前,他是使弓的,绝不会傻到与顶尖刀客进行近身搏杀。

    杀破狼与游侠一样是个怪人,他的怪异之处在于狂傲,似乎他也不想以武器来为自己创造优势,或者说他对自己的实力极度自信,总之杀破狼也留在了原地,并没有想要缩短两人之间距离的想法。

    瞬间,那抹妖异颜色抖了一抖,一支利箭脱弦而出,眨眼即至,游侠的箭以快、准、狠而闻名,不出手则已,出手便要命,这一箭便是代表了游侠身为凤凰会杀手榜第五位的水准,绝不是等闲角色可以捕捉,一流高手无法躲避,即使是杀破狼这样的顶尖刀客,想要抵挡也是捉襟见肘。

    同样是怪人,杀破狼又与游侠有一些不同,游侠很惜命,他想要活的更久一些以便审判更多的冷漠。

    相反,杀破狼不怕死,甚至可以说他渴望迎接死亡,对于身怀两大绝命之一的杀破狼来说,死亡才是解脱。

    所以,杀破狼没有躲,在箭矢被射出来的同时他动了,急速奔跑之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速度,而在奔跑的过程,一抹黑曜色划过夜空。

    这并不是纯粹的黑芒,在那一瞬痞三仿佛有了错觉,他看到了一抹血红,很浓很妖的血红。

    如很少有人知道唐云飞是使软剑的高手,同样很少有人知道杀破狼其实是使两把军刺,在他付出右胸被洞穿的代价来到游侠面前的时候,他的左手也多出一把军刺。

    左手的军刺是反握的,好像是一把峨眉刺,在杀破狼手轻灵诡异,只是瞬间,双手齐出,一正一反,这便是两记杀招。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军刺没有普通刀具那么长,也没有匕首那样短,它不强,也不险,却是致命的,三年级的小学生都知道被这种东西刺一下会丢掉半条命,即使侥幸活下来也会是无法缝合的伤口,这也是杀破狼被尊称为杀神的原因。

    从他的出招,到他的兵器,再到他的性格,他没有给敌人留下任何活路。

    所以,他成了杀神。

    很多时候,凤凰会杀手榜排名是有所考证的,譬如排名第十一位的杀破狼无法以一己之力挫败排在第九位的伊贺断藏,又譬如排在第五位的游侠会被榜眼修罗刀追的满街乱跑,这都是实力的差距。

    作为成名已久的高手,在杀破狼的杀招之下游侠并没有惊慌,以右手握弓,游侠很冷静的挡住了下面刺来的军刺,同时,他的左手接住了一支从箭袋飞出的箭矢,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打偏了从面袭来的杀招。

    两人一触,即分,游侠下意识的退后几步,呼吸有些紊乱,果然在近身搏杀军刺占了风,这种武器简直无解!

    杀破狼不是善男信女,他是一名刀客,他不会给敌人留下生机,趁胜追击这个道理谁都懂,挥舞着两把军刺,杀破狼再度杀了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