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万事俱备 (第3/3页)
/br> 四万贯啊……
这可是许多淮安大族都拿不出的数目,即便放到南京城,也能买下好几条街了。 他杨彬若是胸无大志,完全可以在做完这笔生意后,买个几条街,后半辈子靠收租都能过得锦衣玉食。 “殿下对我大恩,不知道殿下可还需要什么物件?” 杨彬反应过来后立马要跪下,朱高煦一如既往的托住他,拉着他往一处僻静的地方走去。 张纯见到后,理所应当的为朱高煦二人放哨,而朱高煦也在拉着杨彬来到僻静处后老实说道: “你这次买粮食,可曾引起地方衙门的注意?” “自然。”杨彬不假思索道:“买粮超过两千石后,地方衙门就曾来寻过草民,草民当时出示了王府的印信,这才得以能够继续买粮。” 杨彬如此说着,朱高煦也沉吟道: “我这次的这十五万贯钱,你不管是卖货还是花出去,恐怕都不容易……” “殿下放心。”杨彬生怕朱高煦不给自己生意做,因此急忙道: “草民在来的路上也想好了法子,那就是请殿下再发十份印信,届时草民将印信分发给下面的伙计,让他们前去地方上收粮。” “这十个伙计带着二十个伙计去收粮,每个伙计去一个乡镇,每人只收五百石,如此一个印信伙计就能收到一万石粮食,十个就是十万石。” “届时他们分批运粮,错开时间,官府不会察觉到的。” 杨彬不知道为什么官府对渤海王府买粮那么在意,但他有自己的办法避开。 “十万石,怕是不够……” 朱高煦轻声开口,杨彬如同雷击,他没想到这位殿下这次的手笔会那么大。 “那殿下要……”杨彬小心翼翼询问,朱高煦想了想后才开口道: “我要买二十万石粮食,另外你再给我寻二三百个能做吏目的读书人,条件还是二十贯的年俸,若是拖家带口来也没事,来到吉林城,来年就给均发田地,不收人头税,田赋十赋二。” 朱高煦说出自己所需的东西,杨彬听后只觉得有几分窒息。 想要运二十万石粮食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即便他有渤海王府的印信也不容易。 “你放心,我这次派一百人随你南下护送,而且这次不要求一次性运到吉林。” “你可以从四月初开始分批运送,直到入冬前送到就行。” 朱高煦这般说着,但他自己也知道除去冬期,留给杨彬的时间只有六个月。 这难度等同每个月运三万余石粮食,虽然轻松多了,但次数多了也容易被人察觉。 “草民会尽力了!” 面对四万贯利润的诱惑,杨彬还是没能忍受下来,最后硬着头皮接下了这趟活。 瞧他接下,朱高煦也就不再说什么,只是招呼他去王府休息,而他自己则是走到了亦失哈身旁。 “如何?” 亦失哈招呼的那三十一个吏目已经被兵卒们引路前往自己新修的院子了,朱高煦前来询问也只是想从亦失哈口中得知他们的水平。 “都是童生,不过奴婢也没想能招募到秀才。” 亦失哈笑着说出了这批人的水平,对此朱高煦也松了口气,起码杨彬没随便找些人来蒙骗自己。 对于吉林城来说,读过四书五经,精通算术的童生就已经足够使唤了。 整个洪武朝,每年能考中秀才的也不过几千个,需要这些人的衙门数不胜数,自己也不一定能抢来几个。 拥有几百个童生,这已经能很大帮助现阶段的吉林城了。 不说几百个,就是当下新到的这三十一个童生,都能让朱高煦他们的工作减轻许多。 “这三十一个童生,十三个在你手下办事,剩下十八个还是调去书院做教习。” “他们调过去后,书院的教习也有四十个人了,他们日后就在书院教授军户子弟知识就行。” “不过现在人多了,此前的分班就显得有些拥挤了。” 朱高煦考虑片刻,随后继续道: “兵卒还是老样子,上午学习,午后训练,分成二十班,每班五十一人,轮班学习、班值。” 眼下的吉林城兵卒需要班值城防、炮台山、桃源山和三场,所需五百人左右,每次出差基本在一个月左右,因此书院只需要固定二十个教习,教授一千兵卒就足够。 对于朱高煦的安排,亦失哈也没有什么意见。 交代了军学,朱高煦又说起童学:“童学那边也分为二十班,教习固定。” 朱高煦很想让童学小班化,但眼下条件不允许,所以只能和军学一样。 等到了来年,如果杨彬真的能寻来几百个童生,到时候朱高煦也可以开始小班学习了,而且届时的吉林城恐怕会有不少女真孩童来学习,语言是个大问题。 想到语言的问题,朱高煦也对亦失哈说道: “军学的吏目,下午不用去王府办事,就在军学上课。” “上课?”亦失哈有些诧异:“学什么?” “学女真语……”朱高煦轻笑,目光看向了前方由亦失哈带来的那十几个女真家丁。 见状,亦失哈也想到了朱高煦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而朱高煦也在交代完后带着亦失哈、傅让等人回了王府。 在他们抵达王府时,王府那两名由朱高煦在北上路途中雇佣来的庖厨已经开始收拾食材了。 他们做饭的手艺虽然不比得内廷的御厨,但架不住食材新鲜。 熊掌、野鸡、傻狍子、松花江鱼等等顶级食材在他们手中被料理,即便手艺再怎么一般,但做出来的东西却好吃到了极点。 不多时,朱高煦便已经叫上了亲近的人,与杨彬开始在王府里推杯换盏了起来。 随着时间推移,天色渐渐下,直到杨彬最后被朱高煦灌得不省人事朱高煦才转头对一直没有喝酒的傅让交代: “私下告诉备选的那一千兄弟,三日后出发,随我奇袭老奴西阳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