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磨刀霍霍 (第3/3页)
说话了。
不得不说,周定想法是好的,可朱高煦却很清楚,他压根没有等到林粟这群人升到京师的机会。 再过一年,朱允炆那小子就要对他们这群藩王下手了,这个时候被抽调走一大批骨干,对于渤海军来说,打击不可谓不大。 只是周定在面前,朱高煦自然不可能装出不高兴的模样,因此他强颜欢笑的拍了拍张纯等人: “你们能擢升也是好事,日后升了官,在京中也就能有人帮我说话了。” “殿下……”张纯鼻头一酸,他并不想离开吉林城,更不想离开朱高煦。 朱高煦帮他报了父仇,还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让他从一个连千户都不一定能成功承袭的少年郎,成为现在的指挥佥事。 这样的恩情,他还没来得及报答,就要被调走,他心何安? “好了,不要做小女儿姿态,你们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不着急。” 朱高煦用手指了指文册上让众人去应天五军都督府述职的时间,一旁的周定也笑道劝慰道: “张哥儿不用难过,你们去了南边也有立功的机会。” “南边也不太平?”朱高煦疑惑看向周定,周定闻言也转身从另一名兵卒背着的斜跨布包之中拿出了厚厚的一叠《邸报》。 “南边的事情太复杂了,我是说不完,您看了就知道了。” 周定将邸报递给了朱高煦,朱高煦也顺手接过。 不过他的心思并不在邸报上,更不关心南边发生了什么大事。 眼下的他,只是在想傅让他们离开后,自己要花多长时间才能重新拉起一批骨干。 然而他虽然不想看,但当他瞥到邸报封面所写的《丁丑科舞弊》后,脑中却还是空白了片刻。 “我怎么把这事情忘了……” 看到《丁丑科舞弊》后,朱高煦立马对亦失哈说道:“这里的事情交给你,我去箭楼看看邸报。” 他有些慌张,亦失哈见状连忙应下。 张纯还想说什么,但朱高煦却抱着邸报往箭楼大步走去,不多时便消失在了张纯视线中。 朱高煦已经顾不上他们的情绪,他在走进箭楼后,立马将邸报摊开,详细的看了起来。 南北榜案,这是朱元璋执政期间的最后一个政治案件,但这个案件却闹得虎头蛇尾。 对于南北榜案,朱高煦前世了解的也不多,如今却从邸报中看到了个大概。 虽然整个案子还没结束,甚至连一半都没走过,但其中的各种事情,已经足够让朱高煦吃惊了。 他一直以为老朱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但这次的南北榜案却刷新了他对老朱的认知。 在邸报中,老朱一开始要求刘三吾、张信等人重新审卷。 可以说,他仍旧尊重了刘三吾对丁丑科举的控制权,而他的意图,朱高煦也能透过邸报大概猜到。 老朱不想搞南北内斗,所以想让刘三吾选几个入得了眼的北人取录,但是刘三吾却选择与朱元璋对抗到底。 在朱高煦看来,刘三吾就是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 可是他详细看了看前面的邸报,这才了解了刘三吾和他背后的势力为什么敢和老朱对着干。 早前的邸报之中,朱高煦可以看出老朱的身体似乎并不好,因为他将武英殿的事情都交给了朱允炆,并且自己也很少出现在朝会上。 老朱是一个工作狂,除非身体病到不行,不然他不会将这些重要的事情交给别人,哪怕是朱标复活也不行。 他之所以这么做,只能说明他已经感觉到了自己的情况不容乐观…… 想到这里,朱高煦脑中出现了老朱那老而雄壮的身体,不知那具身体现在究竟何样。 片刻的担心过后,朱高煦继续沉浸在了邸报之中。 说实话他还是不懂,为什么这群江南文人要在这种时候来惹老朱,明明他们只需要再忍耐一两年,等朱允炆即位就可以掌握一切事情,可他们偏偏要玩火。 在邸报之中,朱高煦看到了老朱面对这件事时,一开始的反应也是对其妥协,基本承认春闺的殿试结果,只不过他想要稍作改变,糊糊面门给天下一个交代罢了。 结果南方官僚一看老朱妥协,立马就想再进一步,而刘三吾和张修口中说“北方学子的文章多犯忌讳”就是他们更进的一步。 文字,这东西玩好了足够弄出一场政变,而“北方学子文章多犯忌讳”这句话的打击面可就广了。 往浅了说,是这批通过乡试的考生有问题,但往大了说,这些北方学子多犯忌讳就是北方整体存在普遍问题。 为什么多犯忌讳?那肯定是你教的就不对。 为什么教的不对呢?因为你北方的理学不正宗,受胡人影响深。 这么一说,那北方的私塾、官学是不是需要整顿? 北方流行的理学和大儒,需不需要纠察? 如果整顿了、纠察了,那自此北方文风不正,自然就没有实力与南方士子争夺进士名额了。 “真狠啊……” 思来想去,总算想通一部分的朱高煦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他算是看明白了,得亏他出身就是宗室,不然他要是在大明朝当官,他迟早有一天得被这群人精玩死。 不过更让他倒吸一口凉气的,还是老朱的应对方式。 借着刘三吾和张信的话,老朱居然能顺藤摸瓜的用刘三吾和张信的话来反驳对方。 刘三吾和张信说北方文章犯忌,那顶多就是指责他们没有按照朝廷设定的路线走下去,但老朱呢? 老朱直接反问二人,询问他们说文章犯了忌讳,那北方在乡试层层考试的时候,怎么就没发现这些问题? 是官员有意包庇,还是官员亵渎职守? 要知道,大明文官数量,江南占据六成位置,如果他们承认北方乡试的官员有问题,那到时候倒霉的绝对是在北方当官的人。 如果说刘三吾他们牵扯的还只是考生,那朱元璋牵扯的可就是北方数千名官员了。 为了一次春闺的五十几名进士,而将数百上千的江南官员葬送,即便刘三吾敢点头,他身后的那些人也不敢触犯。 想到这里,朱高煦叹了一口气,他很清楚,刘三吾和张信那群人,很有可能要被他们身后之人抛弃了。 老朱的刀,估计快挥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