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9章 安抚诸将 (第1/4页)
“吱吱” 六月清晨,武定侯府门口一辆马车缓缓停下。 在侯府护卫诧异的目光中,朱高煦从马车上走下,身旁跟着百来名骑兵充作护卫。 “参见殿下!” 作为侯府护卫,他们不少人在护送郭琰北上时见过朱高煦,自然知道自家孙姑爷回家,纷纷作揖行礼。 “都起身吧,岳祖父在府中吧?” “在!” 朱高煦询问,护卫连忙回应,闻言朱高煦也抬头走进武定侯府之中。 见他走进去,护卫也连忙跑去后门通知门房丫鬟,让她们转告郭英,说太子来了。 谁都知道当今的太子只有一个,并且还是自家府邸的孙姑爷,因此整个武定侯府开始忙乱起来。 在这样的忙乱中,郭英疑惑抬头:“府里怎么回事?怎么鸡飞狗跳的?” “爹!太子来了!” 作为郭英的四子,如今的中军都督府佥事郭镛一路小跑进了书房,闻言的郭英皱眉,侧靠在椅子上。 郭镛瞧他这模样,立马埋怨道:“爹,太子都上门了,您还在这里干嘛?” “我去干嘛?”郭英反问郭镛:“反正都快入土的人了,他要抓还是要干嘛,由他来便是。” “您别闹了……”郭镛欲哭无泪,他大哥二哥都走了,武定侯府全靠郭英撑着。 朱高煦包围京城的时候郭镛就差点高兴拍手了,以至于后来投降的人中,他也是最积极的。 他并不是郭琰的父亲,但他是郭琰的四叔啊,怎么也算是皇亲国戚。 只要稍微抱住朱高煦大腿,说不定自家也能当上国公。 甚至郭镛都怀疑,如果不是自家父亲和建文谏言,自家现在已经是国公府了。 “食君之禄,高皇帝如此对待我,我便不能坐着什么也不管。” “他要是觉得我做得不对,便削了我爵位吧。” “爹……” “倒是没人说得岳祖父做的不对!” 郭英的话倒是硬气,郭镛听了连忙想要劝阻,不过不等他开口,朱高煦的声音便已经出现。 郭英和郭镛下意识看向门口,果然见到朱高煦龙行虎步的走进书房。 他扫视了一眼郭镛,随后目光放在郭英身上,那种俯视人的上位者态度,压迫感十足。 郭英上一次感受到,还是在朱元璋身上。 不过朱高煦身材比朱元璋更高大魁梧,目光侵略性更足,所以压迫感更重。 “我听说了岳祖父所做的事情,我倒是认为没有什么错。” “不过如今建文已经自焚,岳祖父倒不用继续愚忠了。” 朱高煦走上前来,为郭英斟了一杯茶。 “过几日太子妃就要南下了,想来岳祖父也不希望她为难……” 朱高煦递出茶杯,目光看着郭英,而这也是二人阔别多年的重逢。 不得不说,比起在兀良哈秃城时,朱高煦更让人畏惧了。 郭英伸出手接过了茶杯,沉吟片刻后才道:“反正我是老了,有什么事情你吩咐我这不孝的四子就好了。” 说罢,他将茶水一饮而尽,十分guntang,可郭英却喝了下去。 朱高煦瞧见,也知道他确实没有心思继续上朝为官,因此便开口道:“近些日子,总有人在外面嚼舌根,说岳祖父不喜我父亲。” “只是我今日来一看,恐怕是传错了……” “对对对!传错了!”郭镛听连忙打圆场,郭英也沉着气没开口。 见状,朱高煦也知道郭英多半说了这种话,不然不会被人捕风捉影的捉到。 不过现在自己来了,还有人捕风捉影的话,事情就没那么好相与了。 “既然是传错了,那我便走了,至于四叔这边,暂时在佥事的位置上做事吧。” “岳祖父若是有时间,也请进宫中向我父亲问问好,毕竟我父亲也十分留恋当初在北平时,与岳祖父共事时光。” 朱高煦瞥了一眼郭镛,郭镛闻言欣喜若狂,庆幸自己的官职保住了。 倒是郭英,也没有先前那番桀骜了,说到底他如果真的桀骜,也不至于一直活到现在,早就该在洪武年间遭到针对了。 转身离去,朱高煦只是三言两语,便治好了郭英的脾气。 郭镛一路笑脸送他出府,不多时送他上车,直至他马车离去后,郭镛还在侯府门口命人放了鞭炮,庆祝太子来了府上,认了亲戚。 眼瞧着有朱高煦为郭府撑腰,那些捕风捉影的人,也只能按下了自己的心思。 这种试图捕风捉影的人并不少,谁都想对新朝投献忠心,而投忠心最好方式就是一拉一踩。 郁新、夏原吉、黄福、李景隆、吴高、俞通渊、平安、盛庸、徐凯、吴杰等一众建文时期的文官武将没少被弹劾,甚至连渤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