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_第301章 三子欲比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1章 三子欲比高 (第2/4页)

/br>    “殿下有些过于节俭了。”

    郭琰看着朱高煦狼吞虎咽的吃着,不由笑道:“之前母亲来时还说过我,说我不弄多些饭菜给您。”

    “呵呵……你回她,说她儿子不忌口,不贪多。”朱高煦笑着喝了一口泡茶,同时还打趣道:

    “若是让岳祖父看到伱我饭菜,兴许也会说我苛责你。”

    朱高煦与郭琰的三膳,基本都维持在四菜一汤,别说和勋贵相比,就是一些武官和富户都比他们吃的好。

    倒也不是作秀,而是他们之前在皇宫和侯府吃惯了山珍海味,食物基本都一个样,所以吃饭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果腹罢了。

    不同的是,郭琰吃不惯胡椒与茱萸,因此夫妻二人虽然在一起吃饭,但往往是各自两道菜一份汤。

    若是吃不饱,朱高煦会让人下点面,郭琰则是吃些糕点和甜点。

    饶是如此,他们的日子被徐皇后看到后,即便见过节俭如马皇后的徐皇后,也不免说他们两口子日子过的有些差。

    不过人嘛,过得如何自己知道就行。

    “近些日子回家省亲了吗?”

    朱高煦吃完午饭后,这才擦了擦嘴,用泡茶漱口后询问郭琰。

    “去了,不过岳祖父现在住校,倒是很少回家。”

    郭琰笑着回答,倒是朱高煦听后顿了顿:“住校了?”

    “嗯,因为教材不让外带,因此便住校了。”郭琰说着说着,忍不住笑出了声。

    显然,郭英是看了朱高煦对国防大学各类陆军、炮兵、海军等军事教材感了兴趣。

    其实不仅是他,就连张玉他们这些后进的人都十分感兴趣,同时也感到了绝望。

    火绳枪与加农炮的出现,虽然不能推翻传统作战方式,但确实增加了许多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知识。

    更别提朱高煦所编撰的教材中,还充斥着大量架空的战役例子。

    例如明末的松锦之战、满清入关,以及同时期三十年战争之中的白山之战,西班牙王位战争中的布伦海姆会战等等……

    从明清战争到拿破仑战争,这些战役故事都被朱高煦拿来作为课题,供教习和学生们研究。

    他们可以是松锦之战的明军,也可以是拿破仑战争中的法军。

    这类课题,得到他们大四才能接触到,但作为教习的郭英、张玉、陈亨等人却能提前接触,因此便被这些课题中的战役给弄迷糊了。

    每天教学过后,他们这一堆洪武年间的老臣就凑到一起研究如何破题。

    他们需要在限制的局面下,打出一场场战事,可以说朱高煦弄出了除围棋、象棋以外的新一套棋盘策略类游戏。

    每场战役都有沙盘可供他们使用,整整三十二个课题,其中囊括三十二场大、中、小战役。

    在朱高煦规划的大四期末考核中,必须通关三场考核小型战役才能算是理论毕业。

    理论毕业后,还需要在大五前往军队基层实践。

    相比较老朱的那套单纯考核武艺,朱高煦这套更有效,起码他能保证大部分武官子弟都能从小旗官开始了解军队。

    当然,实习的前提是他们能撑到大五……

    “听叔叔说,这段时间不少学子都平授散阶退学了?”

    郭琰看着偷笑的朱高煦好奇询问,朱高煦闻言也颔首:“差不多快有五千人了吧。”

    现实没有出乎朱高煦的预料,养尊处优的武官子弟在入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近五千人主动退学了。

    现如今的学子数量骤降到一万余四十二人,并且每天都有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学子申请退学。

    这还是刚入学两个月,等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朱高煦估计连七千人都不一定有。

    他并不觉得自己残忍,因为这群武官子弟暂停袭职后,朝廷会选择授予他们武散阶。

    大明的武散阶也有品级,不过只有正一品到正六品。

    为了让武官们怨气少些,朱高煦也做出了让步,增设了正七品折冲校尉和从七品协军校尉的武散阶。

    此外,这次授予的武散阶是以武官子弟承职的品级来平授,只要承袭的散阶还存在,武官的子孙们也能凭此来入学,可以说算是最后的保障。

    在这套体系下,若是家中世袭卫指挥使,那便会平授正三品的昭勇将军。

    按照洪武年间的百官俸禄规定,正三品昭勇将军的年俸是四百二十石大米,等同江南二百亩耕地的产出。

    他们的这个散阶,将会逐代降低一品,也就是说世袭官职最高的正三品卫指挥使,最多能承袭十代人。

    当然,世袭卫指挥使的官员数量也不过几百人,且会随着散阶降职而俸禄越来越低。

    只要后世君王不大肆授予世袭武职和散阶,那大明的财政就不会有太大负担。

    毕竟受到洪武、永乐年间余荫的武官数量也只有两万多人,其中大部分还是世袭百户官、千户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