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赤蛇传说 (第2/2页)
帝国的军队要北上讨伐武魂殿还得经过人家的同意,协商失败后竟然还得绕行……这是一个“野贵族”该有的面子吗?这位“赤蛇”该不会是面子果实*能力者吧……” 她这时还能调侃两句,就当看个话本,但很快,她就笑不出来了。 “……在‘赤蛇’的影响下,其领地内逐渐形成了与斗罗大陆原生文化有较大区别的风俗习惯。 “在天魂东南地区,民间流行着与官方年历不同的历法体系。为表区分,笔者将该历法暂名为‘赤蛇历’。赤蛇历将冬至后的第十天定为‘新春’,这是民间观念中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 “这一天的前一晚被称为‘除夕’。除夕夜里,家族全体人员需要聚集到一张桌子上享用晚餐,在众多菜品中,有一样特殊菜品最受人们青睐。 “那是一种用粗面皮包裹菜与rou的馅料,放到浓汤里熬煮的食物,名为‘饺子’,这是该地区的生造词,并未出现在官方词典中,读音是…… “另外,新春当天,民间会燃放包裹着红色外皮的小型火药‘爆竹’,意为‘驱走今年的所有霉运,迎接赤红蛇神’……第二种重要的风俗是贴‘年画’,当地人会给门上贴上红色贴画,内容主要是图腾化的长蛇绕柱图……据调查,约百分之七十的本地人认为,蛇神会驱使红色闪电,喜欢红色,在新春这一天会降临人间,给每一户门前有红色的人家里带来祝福…… “……部分本地学究认为,春雷即是淡化后的红色闪电,春雷季节的降雨,是蛇神对农事的恩惠……
“上述种种与原生文化截然不同的习俗,或可看作曾经的魂师‘赤蛇’对其领地的影响,在统治期间,‘赤蛇’撰写了一份独有的、大致符合农事作业的历法,并推行了种种基于农事活动的活动,这些举措在之后的历史逐步固化为了民俗风情。 “目前找到的实物依据为……” 李诗棠的手心都渗出了冷汗,她不敢再看下去了。 这风俗习惯!这种以农事为重的文化! 这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节日! 这不明摆着就是某位穿越者的手笔吗?! “这位‘赤蛇’是穿越者?一万年前,在唐三那个年代,也有过穿越者?” 李诗棠惊疑不定地想着,缓缓咽下一口唾沫。 如果这真是和她来自同一个地方的穿越者,再加上这些与她那个时代相差无几的风俗习惯,她可以断定,“赤蛇”是和她来自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代的人! 而这个人穿越过来后的时间,却和她差了一万多年! 意识到这一点后,李诗棠心中涌现了比当年知晓唐门未曾衰败后更深的恐惧感。 她恐惧的不是新的发现,而是新的发现带来的“新的未知”。 或许,这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穿越”……可穿越的背后又会是什么? 为什么我和“赤蛇”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代,彼此的时间却差了这么多?难道说,这个世界有着另外的时间轴吗? 还有,“赤蛇”和我同为穿越者,也许也知晓那个时代的发展规律,按理说就算不登临神位,也应该名留青史……可他就这么无声无息地在历史中消失了……不,起码还有他留下的文化证明他存在过……但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消失的”…… 按理说,一位趁着战乱时掠夺土地,领地横跨三大帝国的山大王,应该会被各个帝国的史书喷上七遍八遍,就算不反复鞭尸,在“赤蛇”消失,两大帝国收回那些领土时,也应该要在史书上兴奋地记一笔“死的漂亮!”;这么有影响力的人,总得告知一个结局才对…… 可是一切就这么平和地发生了。两大帝国的史书既没有记载“赤蛇”的结局,也不曾记载是怎么收回那些土地的。别说李诗棠了,就是写出这本书的士耀龙薇,也只能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找到一点点蛛丝马迹。 比如这个: “天魂东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沙城’,据民间流传称,其原名为‘莎城’。该城地势扼要,在赤蛇统治时期,其面积或有如今的数倍之广,是真正意义上的地方重镇。 “其全名为:莫娜离莎城,意为人类瑰宝,永不褪色的微笑。” ……瑰宝,微笑? ……莫娜离莎? 李诗棠眯着眼,仔细看了半天,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这些所谓的风俗文化、城市名称,满本都写着四个大字: “夹带私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