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猝不及防的驾崩 (第2/2页)
嘈杂,心头涌上一阵莫名的烦躁。 这些人都是为了一己私利,没有一个是为了朕的大明天下在考虑! 他的眼中出现了血丝,伸手拿向桌子上的那方砚台,便想驱散他们,自己好好静一静。 好在他还是克制住了。 “退下!”朱元璋怒喝一声: “此事,朕还需考虑一番,再议!” 众臣面面相觑,不知道皇帝为什么生气,但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也只好离开了皇宫。 ----------------- 朱元璋当然知道立储的迫切。 但是两者,属实很难选择。 燕王老成,且是剩下的孩子里最像他的,老人嘛,自然喜欢这样的儿子,但是燕王确实太过好战,在朱元璋的眼里,此时的大明已经基本太平了,边塞海疆,都只是疥癣之疾,需要的,是朱标这样的仁君,这一点从他对朱标的培养之中,便可见一般。 而朱允炆,其实真要说起来,就和刘三吾说的一样,他是大宗嫡子,正统性是要超过朱棣的。且他和朱标一样,可以看出是一个文人皇帝,符合朱元璋的要求。然而他太年轻了,也没有像朱棣那样,表现出过人的才能。
他最终还是没能做出决定。 朱元璋打算考察一番朱允炆,他把这个年轻人带在身边,让他与自己一起处理事务,同时命北地官员时时汇报朱棣近期行径。 然而,他却太高估自己的寿命了。 三个儿子接连离世,耗光了他最后的心力,他本就已经是一个七十一岁的老人了。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洪武皇帝驾崩。 他是死在御书房里的,当他的尸体被发现的时候,这个老人倚靠在龙椅上,手中还紧紧握着一支沾着红色颜料的毛笔。 他的面前,那宽大的桌子上,放着一张黄色的绸布。上面端端正正,写着几个名字。 蓝玉、冯胜、傅友德、朱文正…… 其中蓝玉的名字上,有一个画到一半的钩。 此时的蓝玉,刚刚被朱元璋以僭越辱元妃、攻自家城池等十二项罪名逮捕入大牢。 朱元璋终究还是不放心,哪怕登基的是朱棣,他也担心对方压不住这些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臣子,尤其是现在还只有四十五岁,骁勇善战的蓝玉。 剥皮实草的命令,就在桌子上。 差一点,就要发出去了。 蓝玉捡回了一条命。 ----------------- 朱元璋死了,但是他没有来得及立下储君。 他废除了丞相,导致现在群龙无首,六部尚书与内阁阁臣聚集到了一起,商讨继位事宜。 虽然他们平时有着种种矛盾,但是面对继承人的问题,所有的文臣都联合在了一起。 甚至武臣之中,除了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李景隆,其他的都没有接到上朝的通知。 曹国公李景隆是墙头草的性格,他遵从了文臣们的命令,协助兵部尚书掌控住了京师的军队,严令不得妄动。 等到武将勋贵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回天乏术。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洪武遗诏发布。 诏曰。 立东宫长子,皇孙朱允炆为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