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光阴似箭 (第2/3页)
br> 超过半个时辰不问,就有溃散的迹象。 依着之前的经验,他每日一心维持这团真气不散,及至第十八天时,其余三股真气又恢复如初。 而到了一月之后,杨青满以为《易筋经》已不需要再分心看顾,可是收功不久,便察觉竟然再次有消弭的征兆。 他不敢大意,立即重新坐下,心神沉入气海催动真气运转。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杨青每日便在洞中调息行功,一刻也不松懈。只在每天正午阳光照进洞内时,才在洞壁划上一道,用以记录时间。 如此日复一日,山谷中四季常青,不辨寒暑。 直到终于有一天气海中忽地一跳,《易筋经》真气彻底稳固,不需再潜心维持时。 他细数墙上划痕,竟已过去两年。 走出洞口,杨青身在半空,看着四处毫无变化景致,心中涌起难言的感受。 当初黄裳闭门钻研武功几十年,《九阴真经》大成之时,仇敌尽皆老死,大概便是这种心情。 感叹一阵,杨青见洞中干粮又已用尽,便飞身出洞,去往最近的集市补充。 这两年他利用真气溃散的时间差,总共外出补给过三次饮食。 此刻他一边赶路,一边体会《易筋经》带来的新奇变化。 这团莹白的真气与其余两道一样,被长春功探出的气柱连接,彼此交汇相融。 不过在杨青的探查下,却发现它除了与长春功相连,此时竟从自身侧面缓缓探出一道稍细些的气柱,探向了北冥真气。 这是之前静坐时从未出现过的现象。 心念一动,尝试cao控下,这气柱又缓缓缩回,归于《易筋经》。 既然可以控制,杨青猜想这变化应该并非坏事,于是不再干涉,任其自主行动。 过了一阵,随着他不断运使真气赶路,莹白真气又再探出“触须”,不一会儿就与北冥真气相连。 一瞬之间,杨青就见北冥真气倒灌入《易筋经》之中,使之立刻暴涨。 还不等他多想,莹白“触须”忽然又穿过北冥真气,探向紫红妖异的葵花真气中! 没过多久,三者终于相互串联在一起。 连接之后,葵花真气也像北冥一样,开始将盈余的真气倒灌向较弱的北冥和易筋经,直到三者达成一个微妙平衡。 就这样,一方强则另外两方也跟着水涨船高。 早已大成的葵花真气,在急速回复的同时,也在不断朝另外两股真气灌注,助其成长。 这样的变化杨青始料未及,也无从猜测。 不过既然是往好的方向发展,他自然乐见其成。 眼看着《易筋经》在北冥和葵花的灌注下,正一丝丝壮大,反哺长春功的真气也越来越多。 他不再关注变化,而是用最快的速度赶到集市,买齐所需,便立即回去盘坐入定。 一月之后,预感长春功再次积蓄足够真气,杨青这次把目光凝聚在了《九阴真经》这门贯穿射雕始终的秘笈。 抛开其中所载的其他武功,只一心专注在心法总纲之中。 于是待到长春功再次发挥还童特效,他便心神沉寂,不问外物。 这一次,当一团淡青气旋彻底固化成形,已是四年之后。 看着布满山洞墙壁的划痕,这次他不再觉得意外。 之前《易筋经》两年方才成形,杨青本已有所猜测。 如今《九阴真经》耗费四年时间,其中规律已经显而易见。下次再要凝聚真气,不出意外应该是八年。 算了算时间,六年过去,他此时已是二十四岁有余,长春功到了第五重。 再过八年,加上中途的必要准备时间,就已接近三十三岁。 在此之后,他尚有四门功法需要修炼,那又需要多少年?自己又是否能活到那个时候? “下一门,九阳神功。” 三个月后,《九阴真经》所化的青色气团,在其他四道真气的循环灌注下终于达到使长春功进阶的程度。 完成必需的准备,杨青便再一次还童入定…… 年复一年,这座地处无量山的无名山谷中,自从杨青在此闭关,不知幽静了多少日子。 这天清晨,朝南的山谷出口,无尽密林中突然传出一阵沉重的脚步声。 过不多时,随着脚步迫近谷口,忽有一只体长一丈的斑斓雌虎破开重林,扑了进来。 这头老虎口中衔着幼崽,背脊小腹分别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