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驹过隙 (第3/4页)
传众多武学创出自己的独门武功,后来就此落脚峨眉。 杨青听过默默点头,这与他早就知道的多少有些出入,但大都是向着好的一面,其中具体细节也就不必追问。 “如今桃花岛仍有人在吗?” 郭襄笑道:“郭杨两家皆有后人在岛上,不若我今日就陪杨叔叔一起回去看看。” “不用了。”杨青轻声道:“我路过峨眉,也是‘机缘巧合’,后人的事我就不去掺和了。” 说完他微微一笑:“故人已见,心愿也了了,我这就要走了。” “叔叔要到哪里去?” 杨青轻声叹道:“说不清楚的,不说也罢。” “等等。”郭襄从袖中拿出一本泛黄的书册说道:“这是当年杨康叔叔留给我的,他说我身在中原江湖,有朝一日能再见你,就将此书给你。” 杨青诧异接过,翻开一看,赫然正是《降龙十八掌》秘笈。 遥想百年前风雪之夜,他自知将要远离众人,随口一说本是想冲淡离别愁绪,哪知杨康竟真的放在心上。 怔怔看了许久,他才将秘笈收回袖中。 “这位姑娘,不知怎么称呼?” 郭襄见杨青似是回忆起往事,于是看向李莫愁问道。 她记事以后,李莫愁已隐入剑冢,后来也没再襄阳露过面,因此从未见过。 杨青很快收起思绪,听她问起便笑着道:“当年你出生时曾被蒙古人突入城中抢夺,她还抱过你呢。” 郭襄闻言一愣:“我,我听娘说起过,是你救了我,婶婶竟还这般年轻?” “什么婶婶……” 不理李莫愁微笑回应,杨青袖袍一拂道:“襄儿,你我皆是百岁开外的人,生死离别早该看开。 今日能再见一面,可谓缴天之幸。我这就走了,勿要挂念。” 说完杨青再不停留,转身走向北方,李莫愁亦跟在身后。 “杨叔叔!” 走出一段,杨青听身后郭襄又叫一声。 他停步转身望去,却听后者问道:“蓝将军呢?” 隔着老远,杨青只见山脚下郭襄驻足望来,满头白发仿佛葱郁群山中淡墨一点。 她眼中闪着清澈光亮,依稀间好似仍是百年前那个华山之巅,在雪地中与蓝将军扫雪玩耍的稚童…… …… 离了四川,杨青带着李莫愁转道往西。 这一路战乱四起,难见一片净土。直到进了昆仑山境内,又被诸多江湖人士连番盘问。 李莫愁终于忍不住第二次问道:“你说我不可去的地方,就是在这儿?” “不是。”杨青解释道:“来这儿是为了一门武功。” “武功?”李莫愁不解道:“你会的功夫还不够多吗?” “如果只为行走江湖当然够了,可我也不知道将来够不够。” 许是早就习惯杨青讳莫如深的态度,李莫愁听完不再多问,只一心跟着他往前走。 之后杨青带着她上了明教光明顶后山,沿途目睹无数厮杀。两人轻功都是天下绝顶,路上倒是少有人能见到他们。 偶尔有发现的,也都被一一避开。 “这些人为何争斗?” 杨青听她问起也不想多说,只是目光不断在四下扫过,找寻一阵才进了一处山洞。 “这是什么地方?” “明教禁地。”
“明教?” 李莫愁咀嚼着这个名字,跟杨青一道迈步向前。 越往前走光线越发幽暗,直到眼前出现一面厚重石门。 杨青走到石门之前问道:“里面有人吗?” 他声音凝成一束穿门而过,里面立刻有微弱人声回应:“谁在外面?恳请兄台助我出去!” 声音细若游丝,几乎无可分辨。 但杨青听在耳中却是清晰异常。 “你退后些。” 说完等了片刻,杨青抬手印上石门,运起龙象真气猛地一推,就见这千钧重的石门从他掌心处开始向内凹陷。 随即他再一用力,猛听震裂声响中,石门四分五裂而开,露出后面门户。 尘土飞扬中,一对少年男女正在不远处惊诧地看向这边。 杨青挥袖荡开尘烟,迈步走了进去。 他目光先在两人身上转了一转,又看向一边阳顶天的骸骨。见高台下机关未开,心中已然有数。 “晚辈张无忌拜谢两位前辈相救,不知前辈如何称呼?” 张无忌嘴上说得客气,但脚步前移,隐隐将小昭护在身后。 “我叫杨青。” 杨青应了一声,脚步不停走向阳顶天骸骨之前,脚尖在四下轻点几次,就见面前练功用的坐台下,一块儿石砖移向一侧,露出羊皮卷轴。 “你……你不能拿走。” 杨青闻言转身,见小昭双手伏在张无忌背后,探身看向自己,脸色急切却又不敢大声说话。 “小昭,那是你的东西吗?” 张无忌侧头看向小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