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流而上 (第1/3页)
送走寇仲和沙福,沈落雁回到杨青身边笑道:“杨公子真是天生顺遂的富贵命,刚要出门,就有人送船到面前。” 她女子天性敏锐,本身又是才智绝高的人,如今对杨青的脾性也算了解。 知道他不喜欢拘小节,对上下尊卑看得也不重,因此说话只以身份对等的朋友态度。 “巧合吧。”杨青听出她话中有些许问询的含义,只是略过不提:“其实自家安排艘船也不是难事,不过是想避开元丞相罢了。” 见他避重就轻,沈落雁也岔开话题道:“洛阳沙家不知公子了解多少?” “我像是会了解这些事的人吗?” 杨青瞥她一眼,招呼尚有些拘谨的罗士信一起向前踱步。 这时傍晚已过,天色黄昏。 天街上人流渐渐稠密,两侧沿街摆放夜市的小贩陆续出摊,酒楼食肆也开始喧闹起来。 沈落雁迈步跟上两人,跟他们一起边打量沿街景象,边说道:“不是我要卖关子,沙家的水的确很深,公子还是有些准备为好。” “有多深?” 正说着话,杨青嗅到一股浓香气味。目光在四下一扫,最终停在街边一处巷口。 一位年老妇人带着一对年轻夫妇,在那里支起一个简陋摊子,放着几张粗制木凳。 信步走上摊前,杨青见那老妇人正在锅中熬煮食物,打量一阵才发现是些猪大肠之类的下水。 随着妇人羹勺翻搅,香气四溢,惹人垂涎。 “这位贵人,您……您这是?” “给我来一碗。” 华夏美食中,吃猪大肠的历史最早可以考究到北魏时期,或许还要更早,只是后世所存文献不详。 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中甚至还有烹饪手法的记述。 只是这些食物为士大夫阶层所不屑,但也不倡导浪费,认为这是“小人”该吃的食物。 此时在摊位边就坐的几人,也大都是些穷苦百姓。 所以老妇人见杨青三人在摊前停步,心中更多是害怕自家招惹是非,根本没往别处去想。 听他要在这儿吃饭时还觉得不敢相信,可看杨青随意在摊旁矮凳上坐下,这才犹疑不定地给他盛菜。 忽略旁人目光,杨青看向罗士信问道:“你饿么?” “嗯?”罗士信迟滞片刻才反应过来:“小将……有点儿。” “来两碗!” 抬手招呼一声,杨青目光移向沈落雁。 看她不但避开自己眼神,甚至有朝前迈步假装不认识自己的举动,于是不再去问。 “坐下吃。” 等菜端上来,杨青又招呼罗士信坐到自己身边,要了两张面饼毫无顾忌地当街吃了起来。 沈落雁眼神难掩怪异地在两人身上来回几次,终于轻掩琼鼻,无奈上前站在杨青身边道:“认识你越久,就越会发觉你简直不可理喻。” “接着说吧,沙家的水怎么深了?” 不在意地挥挥手,杨青已经似慢实快的吃完一碗,又递出去让人再添一碗。 略微压低声线,沈落雁轻轻皱眉道:“沙家根基看似在洛阳,其实生意遍布黄河两岸,家中更有人在长安与李建成搭上关系。 跟李建成支持的广盛行交织很深。 你以为刚才那沙福怎么一见你吓得连话也不敢说?他们这次出行,并非平常生意又或远游,几乎可说是举家迁徙也不为过。 但在洛阳中,仍有沙家无数产业,涉及各行各业。 此为洛阳隐患,不可不防。” “你既然发现端倪,就不可能只掌握这些消息。”杨青点头道:“有什么布置就放手去做吧,我不会阻拦你。” 沈落雁道:“沙家可是一块儿肥rou,你真的一点儿不……” 她本想问杨青是否真的不动心,但见他吃相又打消了这心思。 罗士信这会儿工夫也对杨青脾性有了些了解,吃完后毫不拘谨的自己又去添菜拿饼。 惹得沈落雁一阵嫌弃。 “还有别的事儿吗?” “有。”沈落雁道:“李秀宁今日上午已在洛河东边登船,不过她一直拖到傍晚才离岸,你知道她在等谁吗?李靖。” “李靖?来时好像没见过。” “他们一进洛阳就分作两路,李靖夫妇以探访旧友的幌子去见了秦琼和程知节。” “结果呢?” 沈落雁正要答话,几个路过的锦衣少年似是被她吸引,频频望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