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不是这么玩的 (第3/3页)
br> 苏洛雪是大二生、夏轻语大三,她们毕业还早。
沈度只剩最后一年,他想利用这段时间做些准备。 “先说第一件事,这学期我们四人要把汽车驾驶证考出来,你们有什么意见?” 众人明显楞了一下,都没有想到沈度会说这件事。 憋了半天,张子雄闷出一句:“连辆车都没有,能有几个人买得起车,有必要学习驾驶证吗?” 一辆车价值十几万、几十万,现在的月薪是多少? 买辆车还不知猴年马月呐。 “看问题你只看眼皮子底下,那就是你的不对了。未来发展速度极快,汽车普及速度惊人,到那时,谁没有辆车都不好意思出门。” 言外之意,未来如同普通家庭拥有自行车一样拥有汽车。 九十年代比八十年代繁华的多,但是,未来十年回事什么样子谁都说不准。 但是,沈度就敢说。 这已经不是沈度第一次提到发展速度。 张子雄、苏落雪或许没有反应,夏轻语却想起了上一次沈度说的话。 问题在于,任夏轻语放开思维也难以勾勒出未来。 都是普通人,受时代局限。 但沈度一再强调,引起夏轻语重视,或许真的不能按照常态看待他。 顺着这种思路往下想,对未来发展沈度有着别人没有的独特性,以及前瞻性眼光。 或许,沈度真的很优秀。 夏轻语当然清楚前瞻性眼界的重要性。 商业上的事情重在一个先手,哪怕比别人早一天都是优势。 而今天,沈度都能把未来大势勾勒出来,这是何等的珍贵。 尽管只是一闪念,已经把夏轻语心底里那团火点燃。 张子雄依旧不确定:“你是不是有点夸张,想多了吧?” 夸张? 沈度心里冷笑,我又何必夸张。 “凡是历史总会留下痕迹,七十年代以前是很贫困,物资匮乏,作为七零后我们只是经历了一点尾巴,记忆不是很深刻。贫穷有贫穷的道理,如果富足那才是没有道理。” “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百年战乱,留下的是满目创伤,一片荒芜的废墟。” 那段历史谁都清楚。 “有一个数据不知道你们是否清楚,五十年代我们所有的钢铁产量仅够每一个农民制造一个锄头,不光是钢铁产量,包括所有生产资料。钢铁是工业基础,在生产资料短缺的年代,想要快速发展是不是痴心妄想?更何况还要保卫胜利果实,有限的资料投入国防建设,在加上外部封锁,落后是不是理所当然。” “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在基础行业持续多年的投入开始发挥作用,外部环境也有所改善,钢铁、化工产业高速增长,已经具备高速发展条件。所谓水涨船高,经济会有大发展,民生将会大幅改善,每个人的财富也会增加,以前的三大件肯定会升级。” 道理很简单,只是大家从来没有仔细想过。 夏轻语有所悟,原来沈度是靠推论得出的结果。 其实她错了,沈度还有未来二十多年的经历。 “沈度的判断非常正确,八十年代的物资短缺就是实例,到了九十年代生产资料的短缺逐渐减成为历史,相信国内经济必将有一个飞跃。” 沈度对夏轻语表示赞誉。 “请相信我的眼光,不要有任何怀疑。趁着在校时间悠闲考取驾照,毕业后忙的屁股冒烟,要牵扯许多精力。” 在学校还有两个假期,走上工作岗位那就别想了。 张子雄不得不承认,沈度说的有道理。 “好吧,这也不是大事,听你的。” 本来也不是大事,张子雄同意了,夏轻语和苏落雪也点头同意。 “考驾照也不必天天去学习,借辆车找一个场所我来教你们驾驶,主要利用周末时间。” 沈度一句话把张子雄说毛了。 “开什么玩笑,你来教我们驾驶汽车,你会开车吗?” 考驾照张子雄不反对,反正是早晚的事情。 但是,让你一个学生教授驾驶,就不怕把车开到沟里面去。 尼玛,太不靠谱。 沈度暗自吐槽,小瞧了吧。 后世年轻人有几个不会开车? 老子绝对是合格的老司机,教会你们几个小屁孩简直不要多么简单。 只是张子雄哪里知道这些内幕,反正没有看到沈度开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