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8 加练 (第1/2页)
叶仁带着梁露来到美军基地的战术训练场的时候,训练场正好空着。这个时间,正是阿富汗一天当中最热的时候,美国大兵们这会儿全部都在营房里面吹着空调玩游戏机。 “这会儿怎么一个人都没有?”梁露对叶仁说道。 “你也不看看现在的气温是有多高,你现在在这个地方刨个坑,埋一颗生鸡蛋进去,等会儿下去打一圈上来就可以吃了。” 叶仁把随身带的电子温度计给梁露看了一下,上面显示现在的气温已经接近三十五度了,而阿富汗山区光照异常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地表温度温度超过五十度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你不早说?”梁露皱着眉头说道。 “早说什么?想躲训练啊?门都没有!这次可不比以往的战斗。”叶仁白了梁露一眼说道。 “不是啦!你早说可以煮鸡蛋我刚刚可以找厨房要两个啊。” “靠!” 叶仁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可能已经老了,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像梁露这样二十出头的小青年的思维模式还真的有时候有点跟不上了。 这样的天气里,这么热、这么干燥的地方,穿着厚重的战斗装具上训练场确实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虽然本着从实战出发,从难从严抓训练的思想出发,就是天上下刀子,该训练的还得训练。但是这种天气里无论是训练还是作战,都绝对是对战士意志品质的考验,也是需要十分小心的对待的,补给和医疗保障必须要跟上。在三伏天的中午训练,特种部队每天都会有好几个人因为脱水或者中暑的,甚至有中暑倒下之后被地面烫伤的。 所以叶仁觉得梁露这个时候要是真的想要逃避训练也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过,叶仁也认为这也正是梁露她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一个优点,这些东西在黄靖钧、陈宇这些年轻人身上都有体现。他们足够的坚韧,在艰难困苦的处境里依然不动摇,并且懂得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应对,用自己的幽默感去转移注意力。 “下去吧。”叶仁说道。 美军基地都是一片开阔地,所以没有靶场是在地表以上的,不然流弹不知道会飞到什么地方。 美军基地在角落里挖了好几个大坑,在里面设置了靶场。 叶仁他们现在就是在巷战射击训练场的入口处。 这个靶场设置了数量众多的障碍物以模拟在巷战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包括了街道、居民区、室内多种情况。 靶场里也安装了大量的随机靶,有的是平民有的是敌人,计算机自动控制,每次出现的位置都不一样,而且有些靶还会移动。 这种训练场对于叶仁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在特种部队这种训练场都属于标准配置。所以其实这种训练场对于叶仁和梁露来说也不算是很陌生的。 梁露顺着挖出来的台阶走了下去,然后按了一下安装在路口的一个按钮,拉了一下枪栓,进入了训练场,叶仁也跟在梁露的后面端着枪进去了。 和特种作战分队的突击手不同,突击手往往会多人一起行动。而狙击小组往往遇到的是两个人一起行动的情况。在一些巡逻任务或者是遭遇战当中,特别是在巷战环境当中,狙击小组要寻找一个狙击阵地的时候,往往需要打过去,而不是大多数情况下直接隐蔽进入狙击阵地就可以。在这种时候,对于狙击小组的近战能力就是一个比较高的考验了。 所以狙击小组在平常也是需要练习战斗运动速射以及所有的室内近距离战斗技巧。当然,特种部队都是一专多能,这些东西也都仅仅是每一个特种兵都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 只是突击手会比较多的练习单人战斗运动速射和班组战斗运动速射,而狙击小组更多的时候是练习双人战斗运动速射。其实双人战斗运动速射是比较难的一种,因为不可能两个人一个看前面一个看后面,否则的话左右两翼都会暴露出来而且是一个非常大的危险因素。所以两个人要各自负责左右各一百八十度的范围,控制范围是大过班组作战时每个人控制的范围的。控制范围加大的直接影响就是不得不要求更快的对危险因素做出反应。单兵作战,只要背后的情况不对可以立刻找掩护躲避,在班组状态下会有一个人专门看住后面,有危险可以立刻处理。但是双人小组一旦发现身后异常,第一时间就要做出反应,转身的同时还必须要立刻作出判断并且开枪射击,自然比班组要求高。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能躲避,一旦躲避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另外的一个队友的后背完全暴露。 两个人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