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52 超强火力 (第2/2页)
弹装进了炮膛。 “瞄准左边的建筑物,打它的承重墙!” 随着车长下达命令,炮长cao纵着火炮瞄准了左边的一栋建筑物的承重墙的一根立柱,那个位置刚刚好在建筑物的一角。 瞄准之后,炮长并没有等车长的命令,直接按动了发射的按钮。 炮弹从炮管中喷射而出,直接命中。建筑物的立柱被高爆榴弹直接命中,巨大的冲击力甚至直接将炮弹打进了混泥土当中,而卡在柱子当中的炮弹爆炸所激发出来的威力更加的巨大,整根立柱被炸得粉碎,而且很明显地看到大楼的这一角甚至整体往上抬了一下,然后上面好几层“哗啦”一下完全都垮了下来,大楼一下子就缺了一个角。 一枚火箭弹打中了坦克,不过角度不太好,接近角太小了,弹头的引信甚至都没有撞击到坦克装甲,火箭弹在坦克炮塔上弹了一下之后就又飞了出去。 “十一点钟方向,反坦克导弹!” “我在找!” “三楼!三楼!” “锁定,高爆榴弹!”炮长一边说着一边按动电钮,自动装弹机准确无误地抓取了一枚高爆榴弹之后塞进了炮膛。 “开火!” 随着炮长一声喊,火炮炮身后座,炮弹又被打了出去。 这次炮弹准确的命中了刚刚发射火箭弹的那个窗口,一团巨大的火光从窗口当中冲天而出。 不过坦克这么一开火,所有的火力全都显示雨点一样想着坦克砸了过来。不过坦克确实比较的皮实,虽然被打成了仿佛佛光笼罩一样,但是其实里面的两个人倒也没有受到什么伤害。 而趁着这么一个当口,突击部队的其他坦克和装甲车开始向左右机动,摆出了一个雁形阵,然后集中所有的炮火向着正面的建筑物开火。 而且这回俄罗斯陆军还真的搬出了一款巷战大杀器。 BMPT坦克支援战车——“死亡联合收割机”。 说来也讽刺,刺激俄罗斯研制这样一款前所未有的战车的原动力就是在第一次车臣战争当中俄罗斯军队的惨重失败。 1994年的第一次车臣战争。当时俄军组织一系列进攻车臣城市的战斗,战斗中俄军损失大量有生力量和装备的同时却没有得到理想的战果,最终导致俄罗斯政府军惨败而回。这次战败很大程度是由于装甲车辆在巷战中既没有得到持续的火力掩护、没有空中支持,也没有可扫射高楼火力点的战斗支援保障。 战后俄军决定研发一种针对城市环境中敌军有生力量的战斗载具,以防止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的悲剧重演。 而因为在车臣战场的悲剧性遭遇,俄罗斯人搞出来专门打巷战的BMPT在火力、防护能力和机动能力都实在是变态得有些过分了。在无障越野路上时速可达60公里/小时,可翻越高达1.5米的路障。其装甲性能与T-90型坦克相仿,但因为车身低于坦克,避弹功能甚至强于主战坦克。 至于武器方面,BMPT坦克支援战车上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为固定式武器装备,全部装配在炮塔上,由瞄准手和车长cao纵,包括2门30毫米自动炮、1挺7.62毫米遥控机枪、四枚备战状态反坦克导弹发射系统。第二种为随车军械,包括2套自动化榴弹发射器。榴弹炮、导弹、机枪3类系统组成的多通道武器装备,各有独立的指挥系统,每分钟可发射900发30毫米炮弹、600发30毫米榴弹炮、2000发7.62毫米机枪子弹。这么算下来,BMPT战车可以在5000米开外摧毁敌方坦克或者永久性防御工事。在武装直升机配合下,BMPT战车能够彻底清除直径3公里之内的所有有生力量。所以这玩意儿被称之为“死亡联合收割机”。 以反装甲为主要作战思路的坦克其实在这种时候反而有些使不上劲,炮弹打在楼上一下子就打了个对穿穿出去了,只有高爆榴弹能发挥作用,可惜备弹量有限。 而这个坦克支援车一上来,情况立马就不一样了。十几辆这种变态玩意儿呼啦啦地炮火撼天动地一股脑全砸过去,其中一栋楼当场就发生了坍塌,大楼一楼的承重柱都被坦克支援车的重火力直接打得粉碎,撑不住整栋楼的重量,整栋楼马上就塌了,里面的车臣武装都全部给直接埋了进去。 坦克支援车的火力很强,在坦克支援车的掩护下坦克开始往前推进,坦克往前推进之后队形稍稍分散,十多辆步兵战车就像是脱缰地野马一样从坦克的缝隙当中冲了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