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0 登陆战(二) (第1/2页)
双方开始了激烈的交火,印军士兵将轻机枪就地架了起来,向着侦察营的阵地疯狂的扫射。 侦察营的机枪手也毫不逊色地猛烈开火,打得最激烈的一挺机枪的枪管已经红了,也顾不得停下来更换枪管,副射手直接拿着水壶,把自己的围巾打湿了就盖在了枪管上。湿围巾一搭上红彤彤的枪管就立刻升起一股水蒸气。 “医务兵!”一个士官喊了起来。 他身边的一个战士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了,印度人的装甲车射出来的机炮子弹直接打穿了战壕的胸墙。已经在挖战壕的时候就拍结实了的土层还是没有经受住大口径机炮的反复扫射。 “快!担架!” 医疗队顺着交通壕冲过来,将受伤的战士抬上担架抬下了阵地。 “打他的装甲车!”柳风一边射击一边喊道。 印度的机枪开始攻击之后,印度步兵开始继续冲锋,步兵分成多个小队成三角队形开始冲击。 装甲车的威胁实在太大了,装甲车的机炮只要打中就死定了,还有的装甲车上驼的是突击炮。 更多的反坦克导弹被发射出去,战斗也愈发的激烈起来。 印度军队的手榴弹已经能够扔进侦察营的战壕,这对侦察营的威胁太大了。 阵地上越来越多的士兵倒下去,医疗队的人手也越来越紧张。很多的战士都是轻伤不下火线,坚持继续战斗。 “扔手榴弹!” 一枚枚的手榴弹扔出去,在印度士兵的阵型中爆炸,比起侦察营的伤亡来说,印度士兵的伤亡更加的惨烈。 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两个连的印度士兵已经全部躺倒在了地上,而这当中几乎没有一个是身体完整的。 印度军队的医务兵甚至都没有办法进入前沿抢救伤员,密集的火力对于双方的士兵来说都是一道几乎不可逾越的障碍。 坦克开始发起冲击,但是显然此时已经来不及了。士兵和装甲车能够比坦克更快的上岸,前提是浮桥被摧毁的情况。如果昨天“蝰蛇”旅到的时候没有摧毁浮桥,可能这场战斗会是另外的一种景象。 为了有安全的空间抢修浮桥并且把坦克送过河,步兵在装甲车的掩护下发起冲击已经属于是无奈之举。 现在,步兵和坦克已经严重脱节,空中也传来了“蝰蛇”旅配属的树梢杀手的动静。 武装直升机超低空接近,然后突然跃升了高度。 跃起的直升机毫不客气地将短翼下方的火箭发射巢里的火箭弹全部向着印度的坦克发射了出去。 火箭弹顿时将印军坦克的冲锋队形笼罩在了一片火海之中。 印军投入了引以为豪的“阿琼3”主战坦克,向着解放军的阵地进行冲击,突如其来的直升机让坦克措手不及。 不过更让印度人措手不及的是他们引以为豪的坦克的侧面装甲连解放军武装直升机的火箭弹都抵挡不住。 虽然号称是印度最强的主战坦克,但是只有第一代产品是由德国协助设计制造车体,以色列协助设计的电子系统,后续的一直到第三代“阿琼3”坦克都是使用的印度技术,并未再有外国参与其中。 而德国在帮助印度设计第一代“阿琼”的时候,说是由印度防卫冶金实验室利用德国技术研发了复合装甲,实际上就是德国人为“阿琼”坦克提供了复合装甲的部分技术,利用德国提供的原料拼成了复合装甲而已,相当于只是做了一个加工厂而已,只是德国人给面子,让印度人说是在德国的帮助之下自行研发了装甲。但是德国人却没有提供复合装甲的核心生产工艺。也就是说在没有德国的帮助下,印度自行研制的坦克只能够使用自行仿制的德式复合装甲或者是使用自行研制的复合装甲,再或者就是使用均质轧钢装甲了。而仿制和自行研制对于不掌握设计生产复合装甲的核心技术的印度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反正就是无法真正生产高质量的复合装甲。而均质轧钢装甲在面对现代武器的时候基本上也就等于一张废纸。 不过印度对外宣布的是“阿琼3”主站坦克使用的复合装甲,而这种复合装甲就是因为技术不过关连解放军的武装直升机配置的火箭弹都防不住。 火箭弹炸断了坦克的履带,打穿了炮塔的侧面装甲,引爆了炮塔内的炮弹。幸好印度人设计了泄压板,殉爆的炮弹的威力基本上全部都从炮塔的顶部释放了出去,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坦克内的成员。 武装直升机第一轮攻击刚刚结束,从河对岸就飞来了好多的防空导弹。 不过由于印军的电子信息化系统已经被提前摧毁,印军的防空雷达和导弹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