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战士_214 货物上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14 货物上路 (第2/2页)

中的染色体对数有直接关系。如果将染色体对数看成密码位数,两种病毒的染色体分别看做是数字和字母,那么这个问题就相对比较好解释了。如果是单纯由0-9十个阿拉伯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的密码,在允许数字反复出现的情况,一共就能够有1000种组合方式,所以可以想象的这个对照试验的复杂程度。

    当然,经过对病毒的深入研究,起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小对照试验的范围,但依然是需要进行反复的对照试验寻找最正确的组合,而且在实验室环境下会有好几对组合可能会符合要求,这就需要进行临床试验。

    先不说临床试验,光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对照试验的耗时就会受到实验室的规模的影响。实验室的规模大,能够同时进行的实验组数多,那么相对就会快一点。

    在安氏集团最好的实验室里,虽然有众多的助手协助,J博士的病毒研究也进展缓慢。安氏集团最好的实验室显然也无法和解放军下属的国家级实验室抗衡。安氏集团能够调动的也不过是公司雇佣的有限的科学家团队。但是解放军下属的国家级实验室与国内众多重点大学都有联系,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所能集中的科研力量又岂是一个公司所能抗衡的。

    而在临床试验阶段——对于J博士或者是安氏集团来说,也就是阶段性地将病毒样本投入使用——J博士他们的运气也不是特别好,不管是在安氏集团还存在的时候在索马里进行的实验还是之后在伊兰组织的支持下在反恐战场投入的病毒,都被解放军提供的病毒疫苗给化解了。

    在安氏集团协助将病毒投入使用的时候被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特种部队给撞上了,于是J博士主导的安氏集团最新的生化武器计划就早早地暴露出来。而为了应对这种病毒,中国军方的实验室早早地就开始了研究。

    由于病毒研究的固有规律,所以中国军队的实验室利用本身的优势在同样的道路上走在了J博士的前面。所以当安氏集团被连锅端掉之后,勉强逃过一劫的J博士和艾尔索普·安在伊兰组织的资助下在原有病毒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改良版在投放之后也直接就被中国军方拿出来的疫苗给化解掉了。

    而J博士准备在病毒中加入的NDM-1基因来解决病毒对抗广谱抗生素方面的缺陷的时候,伊兰组织已经对这种病毒失去了耐心。首先是遥遥无期的实验,现在连J博士也无法确定病毒什么时候可以投入实战应用,而且现在也无法确定等到病毒投入使用的时候解放军是否已经又有了办法解决这种病毒。

    而张富日给伊兰组织提供的核废料就不一样了,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核辐射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儿,在战场上,防化部队只要花费一些时间,还是能够解决的,甚至于说装甲部队开启主动三防系统之后都可以无视这些核辐射直接进行突击。但是一方面现在战场的情况不太乐观,利用核沾染可以暂时阻滞敌人的行动。另一方面,从张富日手上获得的核废料是制作脏弹的最好原料,如果将脏弹在各国的大城市里引爆,那造成的打击将是无法估量的。

    前线的形势不利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伊兰组织逐渐撤走了实验室的人手,导致现在实验室的补给也在日渐缩减,人员也不够支配,J博士的实验进度越来越慢。

    “在这样下去我们没有办法继续进行我们的病毒实验,我看我们得想点办法。”J博士对艾尔索普·安说道。

    还没有等到艾尔索普·安做出回答,实验室的外围突然响起了枪声。

    ……

    “货轮出发了。”梁露对叶仁说道。

    装上了燃料棒的货轮起锚离港,没有鸣笛也没有任何灯光,悄无声息地就离开了港口。这艘船起航之后挂上了韩国的国旗,这个细节倒没有被叶仁和梁露捕捉到。

    “撤!”叶仁对梁露说道。

    叶仁和梁露收拾了装备,悄悄撤离了观察哨,向着海边运动,和戈圣洁他们会合之后利用海豹突击队带来的水下机动装备撤离朝鲜。

    同时,在货轮离港之后,早已埋伏在水下的另外一队海豹队蛙人就从水下跟上了货轮。海豹队员在货轮的底部安装了声波发生装置,能够在水中以一定时间间隔发出能够被潜艇声呐捕捉的声波信号。

    在港口外海距离货轮几海里处,一艘携带了水下蛙人运输短舱的美军攻击型核潜艇正静悄悄地悬浮在水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