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9章 卧槽,太安逸了 (第2/3页)
鸭肠、黄喉等等,牛丽珍轮番往麻辣汤中涮着这些经典配菜,吃得那叫一个爽,尤其是能够在南宁这种地方吃到纯正的家乡风味,那真的是爽上加爽,爽翻天了! 牛丽珍道:“那你要是跟mama去外婆家玩,在那边遇到的所有南宁人,就都是你的老乡了,你懂了吗?” 这事,张母一直记在心里。 这个时候,欧家姐妹也过来接孩子了,看到张母便一起打招呼道:“张伯母。” 张母点头道:“你外甥读哪个班啊?” 女服务员显然习惯了客人的反应,面带微笑的招呼道:“几位贵客,请随我来。” 所以,你一定要派专业人员三日一小检五日一大检,确保火锅店的用气安全。” …… 婆婆这才瞠目结舌的说道:“我的天啊,这么多辣椒,怎么吃得下呀?” 年轻姑娘道:“我外甥叫陈国升。” 牛丽珍点头道:“我会再来的。” 一路上,他们都在打量着火锅店,好家伙,那空间真的大到超乎他们的想象,此时的食客倒是不多,只有几桌的样子,不过那些火锅的nongnong香味,他们都已经闻到了。 这些菜全部明码标价,大概需要消费多少钱,点菜的人心中是有谱的。 动用优惠券后,实付28.64元。 年轻姑娘惊讶道:“那确实挺巧的,阿姨你外孙叫什么名字啊?” …… 随着食客的反馈越来越多,大家对于火锅味道的评价基本是正面的,就是感慨价格稍微贵了一点而已。 县城。 “那就给我来个超辣的吧!” 还有一种叫鸳鸯锅底,这是将清汤和麻辣锅底相结合,满足不同口味需求,一边是清淡的清汤,一边是麻辣刺激的麻辣汤,请问几位贵客需要哪种锅底?” 不过,以辣妹子火锅的体量,这32桌客人只是占了火锅店的冰山一角,上座率连8%都不到,根本不值一提。 一家人的心情,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卧槽,这火锅店真大真漂亮啊! 所以,二楼的火锅味,才没有钻到一楼的超市。 厂长丈夫笑道:“这火锅店的名字叫辣妹子,老板很可能就是像你一样是从川渝那边嫁到广西来的,恰好人家的厨艺不错,然后就把你们那边的火锅给搬到南宁来了,味道应该是地道的。” 牛丽珍一边看着麻辣汤吞口水,一边回答婆婆道:“妈,这个吃起来才过瘾,我们那里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吃。” 张母点头道:“她是这么说的,回头我得找人跟这陈国升小朋友的mama联系上,打听一下她这个meimei的情况。” 女儿笑盈盈的对母亲说道:“妈,怎么样,我没骗你吧?这味道符合你胃口不?” “有微辣、中辣、超辣以及变态辣四个等级的辣度。” 张母兴奋道:“还真是巧了,我外孙也在读中班,他们还是同学呢!” 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哪里懂什么点评啊,不过这麻辣火锅确实如同它菜单上的介绍,麻辣鲜香,越吃越上瘾。” 欧国芳道:“张伯母,你的眼光很好,这姑娘长得又高又漂亮,跟小军还真是挺般配的。” 张母越看越心动,她一共五个儿女,大儿子跟二儿子早就结婚,现在孩子都已经大了。 张母道:“我外孙叫邓昌冬,姑娘你外甥叫什么名字?” 张母过来接自己的外孙和外孙女。 年轻姑娘道:“中班。” 年轻姑娘道:“我过来接我外甥。” 不对,那是因为婆媳也有真正能相处得来的。 要是搁在那些苍蝇馆子,早就已经是爆满的状态了。 女儿感慨道:“就是价格稍微贵了点。” 牛丽珍闻言也不客气,反正公公婆婆喜欢吃什么菜,她早就心里有数,便根据全家人的喜好开始点了起来,一连点了好几道的荤菜,又点了好几道素菜,才停了下来。 看到他们一家人,立刻就有女服务员满脸笑容的打招呼道:“各位贵客好,欢迎来到我们辣妹子火锅。” 一家人一边悠闲的涮着火锅,一边观察着客人们的反应。 另一桌。 等服务员拿着菜单离开了,婆婆才感慨道:“这火锅店真是太大了,在南宁我就没见过比这里更大的饭店。” 直到坐下来,桌子镶嵌煤气灶的cao作,又让他们惊呼了一把,这设计真的太妙了。 邓世荣笑道:“食客们满意是正常的,这味道我吃了都觉得不错,要是征服不了其他食客,我还真就不相信了。” 像今天营业额高达2239.6元,如果排除优惠券的原因,那纯利润至少能达到60%以上。 婆婆没有接菜单,推回去道:“丽珍,我哪里懂这个啊,还是你来点吧!” 就拿她来说,她嫁过来也有七八年了,跟婆婆处得却跟亲母女一样,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尊敬,一直没有产生过矛盾,相信以后也不会有什么矛盾产生。 邓世荣看向意气风发的小女儿,说道:“阿珠,现在火锅店算是开门红了,其他的该说的我都已经跟你说过了,我最后要跟你强调的,还是安全问题,这煤气是危险品,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一旦疏忽大意引发事故,那就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此时已经是中午了,邓世荣和儿女儿媳们也在吃着火锅,锅底选的自然是麻辣口味,他们一家或许吃不了超辣,但吃个中辣还是没问题的。 只有独享麻辣汤的牛丽珍,可以悠闲的一块rou一块rou的涮来吃。 …… 厂长丈夫说道:“这用餐环境确实是比你们那边的火锅店要强多了!” 看着二楼那竖着的招牌,牛丽珍说道:“这火锅打的是我们川渝那边的风味招牌,就是不知道味道做得地不地道。” 然后,她和丈夫一起教公公婆婆怎么涮rou吃,这种东西一讲就懂,所以很快她的公公婆婆也懂了。 但牛丽珍和厂长丈夫就不一样了,他们都是光顾过四川那边的火锅店,自然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