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4章 顾父:我手上的资源,要用在自家女婿身上 (第1/4页)
武汉。 某家属院。 房间里,顾采薇正在拆开从福建那边寄过来的信件,从信封里面抽出写满了字的三页信纸。 信纸上的字写得苍劲有力,显示出寄信人拥有不俗的书法功底。 这个年代跟后世不一样,后世由于各种电子产品横行,大家用笔写字的机会是越来越少,所以字普遍写得都不好看,哪怕是大学生也不例外。 但这个年代的大学生,说人人都能写一手好字或许夸张了点,不过大部分大学生的字写得都不赖却是不争的事实。 途经一些乡镇的时候,那些乡镇居民都是议论纷纷。 这样煮出来的社粥,那味道真的非常不错,尤其是在现场吃的话,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此时,如同之前祠堂升座一样,门口已经摆了整整500张桌子,桌上同样准备了糖果、饼干、瓜子、花生、瓜条、麻花糖等各种点心和茶叶。 毕竟写三页纸和四页纸,用的都是一个信封一张邮票,那肯定是写四页纸更划算。 顾母沉吟道:“本来我也想着让你们写信慢慢聊,等互相熟悉了再看性格合不合得来,可关键是时间不等人啊,你爸手上的资源不是一直都有的,有些资源是有时效性的,错过了就没有了。” 顾母道:“这个是肯定的,品性不好的男人,就是再优秀都不能嫁。” 新田邓氏。 “……” 顾采薇从厨房端了盘豆腐出来,打招呼道:“爸,妈,你们回来得正是时候,可以开饭了!” …… “族头,算我一个。” 见丈夫没有反对,顾母便拍板道:“那这事就这么定了。” 顾父悠哉悠哉的喝着茶,工作了一天的疲惫瞬间消散。 顾父插话道:“也不能太着急,一定要弄清楚对方的品性才行。” 负责收社钱的族人笑道:“是啊,以前每家每户去收社钱,能收上来的钱很少很少,也就收来煮社粥的米不欠,社钱没有哪次是不欠的,甚至有些人家社钱一欠就是好几年。 …… 顾父自然也知道这个邓允衡,说实在话听到对方的条件后,他是挺满意的,没有背景没关系,只要自身能力强就行,成了他的女婿之后,他就可以利用手中的资源去栽培他。 虽然排放的水都是经过处理的,不会造成污染,但那毕竟是从那些脏水中处理出来的,最好还是能够往下游排放,而不是排放在村里的河段内。 而这几年做社,再也没有谁家欠社钱了,而且都是一家做一份,甚至有不少人家做两份三份,这变化真的太快了。” 尤其是原本家里穷得叮当响的族人,对于族头那真是感激到了极点。 邓世荣便带着黄院长等人体验了一把现场吃社粥的乐趣。 接下来,大家聊了聊祭祖的一些细节问题。 次日。 把新村河从头到尾的走了一遍,黄院长带来的助理人员也一一拍好了照片,做好了相关记录。 顾父沉吟道:“我倒是没意见,不过这年代可不太平,要是你们真打算去福建的话,我派两个人去护卫你们的安全。” 邓世荣拿打火机把烟丝点燃,抽了几口烟后,才说道:“既然都安排好了,那我就放心了!” 等对完账后,邓允昆才感慨道:“想想以前做社,很多人家都只是先记账,欠的社钱慢慢再还,而且多数都是两户人家合起来做一份社,能够单独做一份社的,家庭条件已经算是非常好了。 前不久,祖地那边已经派兄弟过来把祭祖的具体时间告诉了他们,眼看明天就要回祖地,族头邓昌发便把族人们召集起来,商量明天回祖地参加祭祖的事。 顾采薇眉开眼笑道:“爸,你别嫌弃我做得不好吃就好。” “区别大了,铲山只是修铲一下坟山,拿一些猪rou祭品去祭拜一下就行,而祭祖,需要人‘喝礼’,族人们听从指挥跪拜,还要念祭文等等,总之仪式比铲山要复杂得多。” 欣赏了一下对方的书法后,顾采薇便开始看信的内容。 那耶邓氏新祠堂门口。 顾父跟顾母一起回来。 顾母问道:“老顾,我弟在正处这个级别也待了好几年了,现在我爸已经退了,人走茶凉,就是想推他一把也无能为力,你这个当姐夫的,可得帮忙留意着,要是有机会的话,就拉他一把。” 而且,这已经不是顾采薇收到的第一封信了,在年前她就收到了邓允衡寄来的信,然后她给他回了信。 顾父哈哈笑道:“今天正好想吃豆腐,没想到薇薇你就做了豆腐,真是太好了。” …… “……” 邓世荣道:“那等效果图出来了,你就给我打电话。” 现在这封信,是邓允衡寄过来的第二封信了。 邓昌发见状不由得露出了笑容,祭祖这种跟全族人有关的大事,当然是越热闹越好,参加的人数越多,代表着子孙越兴旺,这对于每一个族群来说都是好事。 邓允强笑道:“放心吧九叔,我们都已经想到这个问题了,就算今年来参加祭祖的宗亲比去年来参加祠堂升座的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