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 风阻难题 (第1/2页)
“团长,你说这条路怎么吴佩孚的人就没发现呢?” “怎么,你还指望他们发现这条路架上挺机关枪把你给突突了?” “我告诉你吧,吴佩孚的人不可能像咱们团长一样冲进火屋中去救小女孩。” 第二天的黎明时分,叶挺悄悄率领着自己的独立团沿着小女孩指出的那条小路从背后摸向塔脑山上的直军阵地。听着自己部下的谈论声,叶挺笑了笑,说道:“我告诉你们吧,直系军阀不得民心,而我们北伐军是建立在人民的基础上的,所以啊,老百姓愿意帮助我们,吴佩孚呢,也不可能从老百姓口中得知这条路。” “都注意了,保持安静,马上就要接近吴佩孚军的阵地了,做好战斗准备。”参谋长的声音响起,队伍中的说话声顿时销声匿迹,咔嚓咔嚓的枪栓上膛声响了一通之后,入耳的仅有道旁的草丛与士兵布鞋之间簌簌的摩擦声。 北伐第四军独立团如同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塔脑山吴佩孚军的背后。而此时此刻,阵地上身穿黄色北洋军服的吴佩孚军正在懒懒散散的仰躺着休息,不远处伙夫刚刚点起了火堆架上了大锅准备做早饭。少数几名士兵在军官的喝骂声中拖拖拉拉的扛着弹药箱为重机枪阵地输送弹药,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昨天成功地打退了北伐军八次进攻,进攻汀泗河上铁路桥的北伐军更是死伤惨重,那名军官相信只要弹药管够,他能把北伐军死死地拖在这里。 “跟我上!”叶挺大喝一声,手上的驳壳枪朝着天空搂了一响之后带头从山坡背后冲出,独立团上千号士兵嗷嗷叫唤着跟着叶挺冲了出来。 如同猛虎下山一般的独立团把阵地上的吴佩孚军搞蒙了,重机枪阵地的机枪手倒是反应快,不过他们的重机枪瞄准的方向都是山下,根本没法掉头射击。 冲在最前的叶挺眼疾手快,手上的驳壳枪接连放倒两个握着手枪的直系军官之后从身边一名机枪手手中夺过一支M1式通用机枪,朝着天空猛的打了一个长点射:“都听好了,举手投降,北伐军不杀俘虏!缴枪不杀!!!” 其实这话不喊都没问题,吴佩孚驻守汀泗桥一线的两万部队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从湖南岳阳、汨罗一线溃退下来的败兵,本就军心涣散,眼下当官的又被叶挺两枪放倒了,不投降都没天理了。 “参谋长,向山下友军部队发送信号,塔脑山已被我独立团顺利攻占,你带一部分人配合友军接收俘虏!”叶挺将机枪递回给机枪手,重新握着自己的驳壳枪说道。 “等等,老叶,我收押俘虏,你干嘛去啊?”参谋长很不解的问道,叶挺扬了扬手中的枪,大声说道:“独立团,目标咸宁县城,全速前进!” 就在北伐军各部在湖北咸宁县和吴佩孚的大军作殊死搏杀之时,华北,某重要军事基地。 这是一座在当地人眼中相当神秘的基地,因为张天霖兴建的项目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建筑材料和施工的工人都尽可能的从当地获得,这一方面可以拉动当地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则是可以在当地快速建立起一定的工业水平。 但是这座军事基地,不仅建设人员全部是由部队中的工程兵部队担任,而且建筑材料都是从奉天、吉林等地运来的。他的神秘感还不止如此,这座军事基地的警戒线拉得相当大,最远的警戒线达到了距基地中心五公里,其中的巡逻队、铁丝网、哨塔和探照灯将整个基地包裹的水泄不通,基地旁边还有一个整编团负责护卫。 如此戒备森严的基地,一般的百姓是根本不可能进入的,就连大帅张天霖进入这里,也需要经过三道岗哨的严密盘查才能通过。一旦检查出什么问题,那么遭到的不会是驱逐,而是呼啸而至的机枪子弹。 “大帅,您来了,请跟我来吧。”最先出现在张天霖面前的是许久未出场过的余名钰、蔡竹禅、刘鸿生等一干爱国实业家们,他们清一色的穿着白色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