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第5/6页)
> 钟本硕似乎也不意外,点头。 “好吧。”他耸耸肩膀,“对于像严河这样的创作者,我永远打开我的合作之门,什么时候你有合适的项目认为可以跟Maxine合作,随时可以联系我。” 陆严河点头。
陈梓妍也微微一笑。 彼此交换了名片和联系方式,主要是邮箱,这次见面才终于结束。 - 跟钟本硕一分开,陈梓妍就看向陆严河。 “刚才我拒绝了他,你介意吗?” “不介意。”陆严河摇头,“我觉得你说得对。” “当着他的面,我也不好问你的意见,这件事是一定不能答应的。”陈梓妍说,“否则会很严重地影响你的口碑。” “嗯,我明白。” 陈梓妍:“不过,看样子他对《十七层》是非常满意啊,不然也不会这么迫不及待地想要拿到《鱿鱼游戏》的剧本进行评估了。” “因为都是大逃杀题材,又都是我主演吗?” “没错。”陈梓妍点头,“他是认为《十七层》在Maxine会受到喜欢,所以想要提前拿下《鱿鱼游戏》的改编权吧,到时候,无论是改成韩剧还是欧美剧,都可以在《十七层》的肩膀上得到更大的关注,尤其是……按照Maxine的算法,他们平台对于大逃杀题材的影视剧应该很急需。” “算法?” “嗯,现在很多平台都根据大数据来测算他们平台的观众想要看什么题材的影视剧。”陈梓妍说,“然后再根据这些测算的结果来筹划接下来要拍什么戏。” “这可真是……感觉就像在运作一个工厂一样。”陆严河有些觉得好笑。 陈梓妍也笑了。 “新时代的产物,不过效果如何还有待见证。”陈梓妍说,“不都是这样吗?叶脉网他们新换了一个管宣传和公关的高管,叫左煜,就在叶脉网一直鼓吹要用好大数据,降本增效。辛子杏她想要提高《城市游记》的制作预算,他全力反对,阻止了制作预算的提高。” “啊?就是因为他?” “是啊。”陈梓妍说,“反正,这年头,几个月不见就会冒出来新的玩法,各种各样的概念,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你也不知道哪些是真冒出来的新玩意儿,哪些是那些投机倒耙的人虚构出来诓钱的东西。” 陆严河说:“如果靠算法就可以算出观众喜欢看什么样的内容,那实际上什么火就拍什么好了,明摆着跟风也难复制成功的道理,却始终不被人看在眼里,总觉得自己能够找到成功的捷径,说白了就是不懂内容,也不知道做什么样的内容能得到观众的喜欢,只能依赖其他的东西。” 陈梓妍点头:“你这句话还真说对了,就是因为不懂行的人越来越多,感觉隔三差五就会听到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 《暮春》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得到的评价和《白色珍珠》形成了鲜明对比。 场刊分数以3.4分位居目前已经开分的主竞赛单元影片第二,被很多媒体誉为本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奖项的有力争夺者。 消息传回国内,掀起轩然大波。 名导加顶级演员的《白色珍珠》遭遇口碑两极,新人导演加一众新人演员的《暮春》却备受认可,这种剧情让大家感到错愕。 《电影江湖》第一个发出评论文章,标题是:陆严河再次上演逆袭奇迹! ——从播出前遇冷的《六人行》,到首播收视率大跌眼镜的《十七层》,再到出发前被另一部电影压在身下的《暮春》,陆严河主演的影视剧似乎在上演同一个剧本:逆袭。我还记得,当初陆严河主演《暮春》的消息传出来以后,有多少人质疑陆严河的这个决定。现在来看,我们已经被证明,是我们的眼光远远不及这个才二十岁——哦,不对,马上就要二十一岁的年轻人。 陆严河逆袭奇迹的词条因此登上热搜,吸睛无数。 陈子良看到这个热搜词条,眼皮一耷拉,赶紧往下翻。 眼不见为净。 陆严河又一次成功了。 今年的第四部片子。 为什么又是他?! 《十七层》都还没有播完,大家翘首以盼地等着最后的大结局,陆严河又带着《暮春》来势汹汹地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这一刻,所有在做年轻男演员的经纪人和经纪公司,都从心底生出一股酸涩和无力感。 按照陆严河的这个趋势,同年龄阶段的男演员,还有谁可以跟他抗衡? 只有李治百高兴地哈哈笑了两声,看着一脸惆怅的周平安,幸灾乐祸地往他伤口上撒盐:“是不是特别后悔呢,这么牛逼的一个天才,被你给赶走了。” 周平安:“你这个时候幸灾乐祸个什么劲!陆严河占据了最头部的位置,你以为你能讨着什么好?以后最好的资源,都要先从他手上过一遍,他不要的才能流到你的手里。” “怕个屁啊,老子也很红,老子也很会演戏。”李治百牛逼哄哄地说,“他是我兄弟,他牛逼我高兴,但我也很牛逼,你少来捧高踩低这一套,我早晚也能拿奖。” 李治百一脸轻狂,睥睨地看着周平安。 他主打一个从不内耗。 周平安一巴掌拍到自己的脸上。 什么叫皇帝不急太监急?! - 颜良在三人群里发了一句:回来请客! 他的心中充满了骄傲和快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