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4,从养鱼开始_第0281章拖拉机战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281章拖拉机战略 (第2/2页)

,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登上了大巴。

    原来,接下来是要带着学生参观工厂。

    大巴车一进入铁南区,师生们惊奇的发现。

    道路的两侧是一家家整齐的工厂。

    看门上挂的牌子,竟然都是昌和集团的下属工厂。

    大巴驶进了厂区,就有接待人员,手持大喇叭,给同学们一一介绍工厂的由来,现在生产的产品,在集团中的地位等等。

    还有序的进入车间参观。

    车间里的工人都聚精会神的cao作着,像是没看见他们一般。

    在巨大的厂房里,机器轰鸣,人员忙碌。

    同学们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他们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

    一家家工厂走过,一个个车间参观。

    让学校的广大师生终于认识到,昌和集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庞然大物!

    自己将来就是到这样的企业里工作吗?

    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在对比着,未来自己能进哪家工厂上班。

    最终,同学们都汇聚到了拖拉机整车厂。

    这里是把所有零配件组装成完成拖拉机的地方。

    一辆辆崭新的拖拉机把开下了生产线。

    停在停车区里。

    望着这些拖拉机,学生们很兴奋。

    有工人师傅给他们演示拖拉机的性能。

    这样非常直观的演示,让同学们对刚生产出来的钢铁机器产生了好奇心。

    如果说,前面的十几家工厂都是生产零配件的厂子,他们还看不出来这些零件的作用的话,那么,现在的整车厂就让他们明白,这里才是机器制造的灵魂。

    能让一个个基础零件组成整体,变得有灵魂,让钢铁活起来。

    八千多人的学校,在北宁算是个大学校了。

    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都是需要完整的制度的。

    卢昌华跟老聂商量,每个月安排几节课,由集团一线的工程师来讲课。

    要理论联系实际。

    不能学生学了一堆的理论,毕业了到岗位上啥都不会!

    28马力全新的拖拉机,在这个秋天成为了热销产品。

    在东北华北这些平原地区,广大的农民都分得了土地。

    他们从牛马耕种的方式,转变为小型机械化种植。

    地少,他们更喜欢小型拖拉机。

    为了省力,他们又喜欢大马力的。

    昌和拖拉机现在就解决了这个尴尬问题。

    28马力拖拉机有劲儿,不费油,体型不大,田间地头好调头。

    既能田间作业,又能在农村地区跑运输。

    一举多得。

    当初那些断供的配件厂,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可有什么办法?

    作为国营厂子,他们哪里有脸去道歉说小话?!

    硬着头皮另找客户。

    昌和集团开发生产小型拖拉机,是为了适应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的形势。

    至少这样的形势还能延续个十几年。

    到了后期,农村土地可流转,就会有种粮大户来大面积承包土地。把各家各户的土地集中起来。

    这时候,他们就需要大型拖拉机了。

    这就需要昌和集团,在开发生产小型拖拉机的同时,积极研发大型拖拉机。

    为以后的形势变化储备技术和产品。

    因此,在全力生产28马力小型拖拉机的同时,新型100马力四缸柴油发动机的研发也提上了日程。

    至于中间型的发动机,卢昌华直接放弃了。

    未来的趋势,要么就小,要么就大。

    54,75这样的拖拉机越来越不受待见了。

    看着电视里的拖拉机广告,卢昌华会心的笑了。

    昌和拖拉机已经成为农村地区的第一品牌。

    为了更好的提供售后服务,昌和拖拉机的配件销售到了全国各地。

    在省市县都设有服务站。

    卢昌华欣赏桑塔纳的策略,全国到处都要配件,在哪儿坏了都能修。

    致使桑塔纳成为九十年代的神车!

    当初,昌和拖拉机的配件是发给服务站,这就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即是全国各地大量的乡镇企业彷冒配件。

    一时之间,假冒伪劣的配件大行其道,他们就信奉一条,便宜。

    见到这种情况后,卢昌华马上改变了策略,配件全国发货。

    这下,市场上真假大比拼。

    经过一场极其惨烈的厮杀,昌和正品打败了假冒伪劣。

    由于正品到处都是,假货就没人买了。

    很多小厂见没啥利润,也就不再假冒了。

    这样卢昌华充分的认识到,敝帚自珍是不行的。

    你不占领的阵地,就会被敌人占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