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_第334和平降临,赤化中的欧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4和平降临,赤化中的欧洲 (第2/3页)

这里非武装化,同时将直布罗陀归还西班牙。直布罗陀要塞非武装化。对地中海国家的好处不言而喻。讨论这个问题时,为作被请来充当“听众”秀存在感帮助摇旗呐喊的意大利人,当时也站起来“举五肢”支持这个要求。

    以上这些,都是中苏德三国谈判的底线,当然阿姆斯特丹谈判时,三方战胜国提出的要求会“更过份一些”。比如苏联人就要求苏伊士运河中立化国际化。德国方面也提出了索要归还德属西南非洲和东非的一些一战失地。

    按照三国的底线,英国人至少可以保住印度大部分的箐华地区,缅甸也可保住一部分。相对于《英美华盛顿条约》那种对英国杀人不见血的抢劫,中苏德三国虽然在英国身上割了几块rou,却不象前者那么要命。

    谈判从八月二十一日开始。进行到八月二十三日时,美国人也加了进来。

    美国人加进来自然是为了搅屎,理由是拿着半年前和“英jianian”丘吉尔签定的《英美华盛顿协议》,美国人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一旦四国(指中苏德英)停战,腾出手来的英国人有极大的可能重新关闭殖民地的大门。

    事实上,英国人就有这个意思,而德国和苏联也在背后推波助澜。

    《英美华盛顿协议》是美国对英国的一次大抢劫,德国和苏联在和英国谈判时,主动提出承认英国在印度半岛残余部分的利益“背书”,就是为了鼓动英国人保住自己的利益,借此挑拔英美之间的关系。

    “英jianian”丘吉尔下台后,在德国对英广播电台拿出《英美华盛顿协议》的内容,一条一条地向英国人解释说明其背后的险恶用心,越来越多的英国平民,也已经明白了这份堪称丧权辱国的协议对英国伤害。有德国的威胁时,英国人还能“两害取其轻”无视这些,但当双方开始停战后,这份协议的内容就极刺眼了。

    谈判从八月二十一日开始,一直持续到九月份。在谈判期间,德国海军减缓了对英国的海上封锁,允许运送粮食和生活必须品的物资流入英伦三岛,但军火和矿石类依旧严加打击。而不想再打下去的英国政府,也同意德国海军在海上对进入英国的货轮进行检查。

    但谈判期间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美国人在从中捣鬼,以及英国人想保住更多的东西,谈判过程中也有反复。九月三日时,在直布罗陀地区,德国空军出动了三次批次的其150架次he117轰炸机,一气往直布罗陀要塞上投下了整整150枚七吨重的“小赫拉克斯”,其中一枚航弹击穿了混凝土层,引爆了一座大型要塞的弹药库。

    而后几天德国空军又连续出动,三天内在在直布罗陀要塞上投放了接近五百枚的小赫拉克斯,靠着这种“小概率”的命中,又先后摧毁了多座炮台。同时德国海军再次加大了对英伦三岛物资流入的封锁力度。为了配合德国人的行动。苏中两国也在各自的战线有所“异动”。

    而法国方面,达尔朗深恨英国人袭击法国舰队的无耻行为,也落井石下石地命令法军驻地中海舰队封锁地中海航道。如今印度告急,英国人要想对印度增兵,最近的航线就是走地中海,连法国海军残余舰队的“倒戈”行为。让英国人在谈判桌前更加被动。

    已经被这场战争折腾得死去活来的英国人,此时也象不久前的法国人一般,只想着早点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在过程中虽然强插进来的美国人在暗中搅屎,但中苏德三国都知道美国才是真正最可怕的敌人,对其十分地警惕。虽然美国的作为十分地恶心,但谈判还是照旧继续进行下去。

    到了十月五日,英苏德中四国终于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签定了《阿姆斯特丹》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中国和苏联都得到了想要的东西,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成功地“独立建国”。东北印度从英联邦中被割出来独立建国,缅甸那三个省份也同样脱离了英国人的掌控。

    而德国方面则收回了尼日利亚这块一战的失地,意外的收获是他们还拿回了尼日利亚相连的喀麦隆。

    西班牙是这场战争中的幸运儿,他们收回了失去百年的直布罗陀要塞。直布罗陀要塞由苏德法意四国共同“背书”,宣布永久非武装化,而后英国人残留在这儿的炮台设施被拆除。

    这场战争中,英国人最不高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损失甚至超过了法国人——至少法国人在这场战场中海外殖民地除了失去安南外,基本没有别的损失。而英国人却屈辱无比丢掉了一大片土地。

    《阿姆斯特丹协议》签定那天。泰晤士报头版的标题是:

    “我们被抢劫了!抢劫我们的人,不光是中苏德这三个强盗,还有美国这个所谓的“盟友”。”

    欧洲历时近一年的战争结束了。

    但矛盾并没有被消除,反而更加地激化。

    海军全灭的英国人,舔着身上的伤口,开始了重建皇家海军的艰苦工作。比起原历史位面1945年的英国。现在的英国虽然损失惨重,但还没有象那时达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战争只持续了一年,英国人叫嚷没钱用租借法案,向美国借债也并不多。八月份开始谈判时,许多在美国开出订单就已经中止了。

    中苏德三国。则忙着消化战争中获得的红利。

    而美国人在搅屎失败后,则在头痛如何能让英国人继续履行《英美华盛顿协议》的内容。对于美国人来说,最大的不幸就是战争结束了,英国人在美国开出的大量商业订单几乎全被中止。虽然英国为此付出了违约的损失,但美国方面由此带来的利益流失同样不小。

    中苏德英四国在阿姆斯特丹开始停战谈判的的消息传出时,当日就引起美国华尔街的股市一阵大跌。和平协议签嘱后,与之相关的一堆军工类股票更是狂xiele十来个百分点。

    无论是加纳新政还是历史位面的罗斯福新政,本质上都是通过国家狂印钞票货币贬值的方式来缓解经济危机,并不是这两个新政拯救了美国,而是德国发动二战拯救了美国的经济。

    但在这个位面,战争只打了不到一年,就“早早”地结束了,在战争中美国虽然从欧战各国身上吸血无数,但是这血吸得还不够多。

    不过,中苏德还有美国,都是这场战争的获益者,只是彼此得到的好处有所区别。

    美国就不必说了。

    德国付出得最多,做得也最多,相对而言拿到的好处并不是最多的。

    苏联和中国出了很少的力,却都达到了极大扩张势力范围的目的。

    在过程中,有一个国家巧妙地游走到于中苏德和英美之间,“意外”地捡到了一块大蛋糕。

    这个国家就是日本。

    为了平衡东南亚的势力,英国人在1940年五月时,主动地引日本人进入马来半岛。在这之后。日本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和借口,不断地往马来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