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4章 转变 (第2/2页)
根基稳固循序渐进,别说明尊摩尼拜火教,就是昆仑的明教总糖里面的武学,甚至都不如那些传承千年以上中级门派,盖因明教武功急躁冒进而缺陷甚多,甚至比不过许多传承残缺的正道一流门派那般稳定。 明教的分裂,三教一分支对明教昆仑总坛,听调不听宣的缘由,也就是因为明教总坛之中没有什么能让弟子修炼的高深内力,能让众多教徒稳压三教一分支一头。 即便是高端战力上明教昆仑总坛或许能做到这一点,但是三教一分支下面仍有很多人会不服,这才造成现在如此局面! 若是三教一分支中出现一个强力的教主之类的,更是不会鸟明教昆仑总坛! 可以说,明教这样注重快速提升修为的邪魔外道,中下层弟子进阶速度快于名门正派的弟子,可是其发展空间却大大不如! 等到到了高端战力,或许邪魔外道有一两个魔功逆天的人,但是在高端战力上,却没有名门正派那样源源不断! 这也就是为什么,邪魔外道往往会在一代雄主的带领下,席卷江湖,等到那位雄主飞升或者嗝屁之后,立马被打回原形,被名门正派赶回老窝,甚至断了传承! 说到底,绝世武学异常难练,就像是云扬身怀的绝学武功不算少,可是真正能发挥出战力的又有几个! 没有熟练度和内力,以及对武学境界的认知,云扬即便学的绝世武学再多也是个渣!寻求着转型的云扬,虽然觊觎老顽童周伯通手中的绝学武学! 但也不是为了异种内力,就饥不择食,什么武学都会修炼的! 现如今,云扬算是想明白了,心态也相应的发生了转变,所谓多不如精,精不如纯! 只有把一门绝学练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融合其他各种武学,形成自己的武学风格,虽然不至于开宗立派,但却是最适合云扬的修炼方式! 参照江湖杂事录上的记载,云扬发现无论是在传承久远的武学流派出身的精英弟子,还是达到先天,名噪一时的高手,都深谙此道! 只不过在江湖中能明白这个道理的却寥寥无几,要不然先天高手也不会只有那么一小撮人了! 倒不是说,没人告诉别的江湖人士,而是真正能参透其中奥妙的寥寥无几而已! 就像是云扬读了这么多的武学功法还有江湖杂事录,若不是体内异种内力盘踞,又有老顽童周伯通的点醒,云扬还真不知道猴年马月能明悟过来! 在求快、求威力、求进阶的江湖之上,能平心静气的参悟自身所学,融会贯通,化为自身的实力的武者,罕见的比起大熊猫来还要少见! 这也是为什么,一听到有高深武学出世,就有一大群武者蜂拥而至。其实他们也不想想那武学能不能被他们抢到,即便是机缘巧合得到了,适不适合自己修炼! 云扬逐渐明白了灵御万法游戏的一个隐藏设定,没有最强大的绝学,只有最适合自身的武功! 这个设定说起来简单,可是别说对于灵御万法当做一款游戏来玩的玩家,即便是土著npc能明白过来的又有几个人呢?! 就像在江湖之中,能够大胆说出并深深相信“天下武功出佛门”的武者比比皆是! 可这些武者虽然会施展一些佛门的招式,但是深谙佛理的却丁点没有! 能说出这样话的人,人本身铁铁的是“武学外行”或“武学文盲”,就算他会武功,甚至武功高强,但在武学层次上,绝对是个只会照本宣科之人,也就是只会照着武功秘籍亦步亦趋的死学苦练,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若没有滔天运气或特殊机缘,终其一生也就只会自己练武学武,不会剖析或传授武学的本质原理,更别提修改或创造一门极高深的武学。 他们顶多只能拾前人牙慧,修改出三招两式,冠以自己的名号,就成了独家绝招,并洋洋得意,实则华而不实,未能嵌入深刻的武学至理,根本无法长远流传下去。 当然,在灵御万法这款游戏之中这种npc和玩家才是江湖的主流,从江湖野路子到一派掌门都难脱如此藩篱,所以武学的传承才会一代不如一代,顶尖的高手越来越少。 而据云扬从《江湖杂事录》上所知的武林秘史,“天下武功出佛门”这句话恰恰应该倒过来,实际上是“佛门武功出天下”才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