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jian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_第一百三十五章 佛系府尹!廷议镇jianian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佛系府尹!廷议镇jianian邪! (第5/5页)

愧疚万分。”

    主要是被罚的俸禄太多了。

    一想到那些俸禄,鄢懋卿就满脸沉重:“是以,臣请开廷议,令朝中大人们公决此事。”

    “廷议?”李乾的手摩挲着龙椅扶手,其实他今天本来也想的是这件事。

    可没想到鄢懋卿竟然也有同样想法。

    看来罚的那点俸禄还真有用,以后得多罚罚他……

    打定了主意,李乾又往向下方大臣们:“诸位卿家有何见解?”

    大臣们已经开始哗然了。

    还不待所有人反应过来,通政使罗龙文就起身道:“臣以为此计可行,所有人群策群力,将此事尽快定下来,也好平息陇西乱象。”

    户部右侍郎关鹏也起身奏道:“臣附议。”

    严嵩一党的官员纷纷起身赞同,不少人一看,一下子回过味儿来了。

    早有预谋!

    但此时魏征也起身了,他拱手奏道:“陛下,臣也附议,陇西之乱需尽快遏制。”

    魏征此举带动了很多人,文官们也觉得这件事儿是该有个结尾了。

    唯独和珅一党的人回过味儿之后,面泛难色。

    原因就在这个廷议制度上面。

    以往的事情都是朝中的大佬们商量决定,但廷议的主要目的则是广纳言,听取下面官员的想法。

    廷议与朝会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参与成员。

    除了满朝文武之外,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等等这些有言事权的官员,几乎都可以参与廷议。

    反倒是皇帝,自英宗以来,皇帝不参与廷议,渐渐成了一种惯例,百官只需要把事情商定出一个结果,然后交给皇帝陛下御览就行了。

    二是举办地点。

    这廷议不在这乾阳殿里举行,一般都会放在承天门广场上。

    三是主持人。

    没错,这个廷议需要一个主持人,或者说主笔人。

    其职责就是主持廷议,然后记录每个人的发言,送呈御览。

    在潜规则中,大乾朝廷分外内廷与外朝,想要区分也很容易。

    在前朝办公的中书省与门下省,属于内廷,能最经常接触皇帝;而在外面皇城里的那些部门,比如尚书省、五寺……这些属于外朝。

    而廷议就是以外朝为主,其主笔人就得从外朝里面选择。

    外朝以尚书省为尊,但两个尚书仆射身份太高,不适合主持这种东西,否则就失了廷议的本意。

    而尚书省六部中,则以吏部为尊。

    所以廷议一般就由吏部尚书来主持。

    但吏部尚书又被和珅兼着,也不能主持了,是以就得交给吏部侍郎来。

    大乾以左为尊,官场潜规则是左侍郎高于右侍郎半品,所以自然是由吏部左侍郎来主持廷议了!

    乾阳殿中,群臣的目光齐齐望向前列的一个身影。

    吏部左侍郎王亶望。

    好家伙,接锅侠啊!

    到时候不管怎么判,那边都捞不着好!

    还不待接锅侠发言,秦桧却突然站起身来,拱手道:“陛下,臣也以为开廷议可行!”

    “臣请陛下亲临廷议,以扬正气,震慑jianian邪。”

    这jianian邪是谁,懂的都懂。

    蔡京却是脸色一沉。

    毕竟这种事儿都做出来了,肯定在皇帝那没留下什么好印象。

    要是让皇帝过去,那肯定是落不着好的。

    只是还不待他有什么反应,王亶望就率先站起了身,拱手道:“陛下,臣以秦相为此策可行,陛下烛照万里,定能还原真相。”

    众朝臣一下子回过味儿来。

    要是皇帝陛下去了,那他这个主笔人就没什么存在感了,甚至没有都行。

    他不积极谁积极??

    和珅党羽们纷纷起身,奏报道:“陛下,臣等附议……”

    这时候肯定要挺自己人一把。

    此刻朝中四分之三的文臣们都表示了赞同,蔡京将目光望向另一侧。

    人丁稀少的武将们还没有做出反应呢!

    李乾也看了过去,目光玩味。

    武将们肯定是希望继续乱下去的,而且配合蔡京搞出乱子的人,大概就在其中了。

    究竟谁会配合他呢?

    众目睽睽之下,李渊率先站起了身,拱手奏道:“陛下,臣也以为秦相所言有理。”

    “陛下应当亲临廷议,以正视听,肃清多日以来朝局乱象,还大乾一个朗朗乾坤!”

    这话一出,文官们看李渊的目光满是赞许。

    唐国公果然识大体,是忠臣啊,不像是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贼子……

    杨坚与赵匡胤齐齐皱了皱眉,也起身附和秦桧的话,他们身后的武官们也表了态。

    如此一来,朝中绝大多数的势力已经有了决定。

    蔡京面色不是很好看,但事到如今,也由不得他了。

    他整了整官袍,刚欲起身。

    但李乾的声音突然从上方传来。

    “既然诸位卿家都觉得秦相说得对,那便依你们之意吧!”

    “今日未时,承天门外,带陇西郡守宋昪,廷议!”

    7017k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