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军心就是民心 (第1/3页)
第82章军心就是民心 当然了,大明这边也没有要控制的意思也就是了。 今日大明要做的事情,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人,而是要借杀人来立威,来划红线。 如此的话,自然是围观看热闹的人越多越好。 看热闹的人越多,消息才能传的越广,对清军的震慑效果才能越明显! 就在这万众瞩目之中,朱靖带着一队骑兵,策马奔驰至行刑台下。 然后,他便带人大步登上了行刑台。 目光环视一周,感受着四面八方头来的瞩目,朱靖开口朗声说道。 “今天,在这黔江岸边,在父老乡亲们的瞩目何见证之下,本督要借这些鞑子兵的人头一用,给东安镇死难于清虏屠刀之下的百姓一个交代。” “要给花良村的战场上,被清军驱于阵前,惨死于战场之上的百姓们一个交代!” 朱靖这边喊话,他身边的亲卫便也跟着齐声大喊。 将他喊话的内容传递的老远,争取让四周围观看热闹的百姓都能听到。 朱靖目光灼灼的环视一周,然后让东安镇惨案的那些幸存者登台,当着所有人的面,讲述他们凄惨遭遇。 杨晨和朱海涛等人按照朱靖的命令登台,声泪俱下的控诉着清军的残暴,倾诉着自己亲人家眷的凄惨。 讲述着发生在东安镇的,那一场满含血泪的惨案! 一时间,无数人为之落泪。 因为,金田镇附近的百姓,对东安镇的遭遇是能产生共情的。 东安镇和大明没什么关系,只是清军大军讨贼路过,都能有此凄惨的遭遇。 那他们呢? 要知道,如今的金田镇和大明之间的关系是割舍不开的。 若大明事败,清军拿下金田镇,那金田镇的下场可想而知。 到时候,别说一个小小的金田镇了,怕是整个武宣县,以及周边数县,下场都要比东安镇还惨吧? 共情之后,便是难免的群情激奋! “杀!” “杀!” “报仇!报仇!还东安百姓一个公道。” “明正典刑!一定要拿那些鞑子兵明正典刑!” “……” 一时间,黔江岸边呼喊声不绝。 朱靖也是随即宣布了十三抽杀的军令。 当朱靖宣布这次对清军战俘是十三抽杀,而不是全部杀之后,被俘的清军战俘中原本的sao动,瞬间便消失了。 原本,他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是故,准备要拼死反抗一下。 但是,当朱靖命令传达,不是全部杀,而是十三抽杀之后,他们反抗的心思便没了。 因为,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会是那三分之二的幸运儿,而不是那三分之一的倒霉蛋。 既然有几率活下来,那清军上下反抗的心思自然也就熄了。 真的是杀人比杀鸡都容易! …… 这一日,黔江岸边血流成河。 一具具无头尸体被堆放在一起,场面触目惊心。 伴随着熊熊火光燃起,尸体焚烧的焦臭味传遍整个黔江两岸,甚至是处于下风口的武宣县城都能闻到。 那些在十三抽杀令中侥幸存活下来的清军士卒被全部编入了劳改营,被安排劳改赎罪。 两日后,明军在完成修整之后,便开始继续四处出击。 韩思古带兵逆流而上,准备进攻来宾。 而张虎则是带兵南下,直扑贵县。 谢高领兵北上,向西北方向的象州进攻,企图打掉象州的驻防清军,减轻北面的压力。 而朱靖则是亲自率领明军主力,沿江东下,向着安平方向而去。 时间飞速流逝,各部明军均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乾隆四十二年,三月初一,谢高所部克象州,歼灭清军七百余,缴获无算。 象州上下官吏拒不投降,皆自焚而死。 三月初三,张虎率部克浔州,歼灭清军五百余,浔州教谕苏文归降,其余官吏皆死。 而苏文在投降后,则是被大明被提拔任命为浔州知府,负责主持浔州事宜。 明军主力继续南下进逼贵县。 三月初十,韩思古杀至来宾城下,来宾知府顽抗到底,投井自杀。 官员大多逃遁! 朱靖则是亲自领兵东下,进逼平南。 而与此同时,武宣作为此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