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_第八十九章兵家必争的补给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兵家必争的补给线 (第2/3页)

能否用好降兵,乃是一个政权能否成事的关键。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吧。

    李自成正是因为用好了归降他的明军边军精锐,这才能在东出商洛山之后迅速发展壮大,直至席卷了大半个天下。

    而清军也是因为用好了归降的绿营兵,这才能入主中原,平定三藩之乱。

    如果没有明军的边军加入,那流贼就永远只会使流贼,而成不了气候。

    如果不是绿营兵顶在前面为了大清而拼死作战,就凭八旗的那些人口,就是死光了也不可能坐的了天下。

    可见,用好降兵的重要性!

    朱靖之所以要把清军降兵另编成前锋营,而不是同明军各部混编使用。

    其实主要还是顾虑明军士兵会跟着清军战俘学坏。

    还有就是,之所以现在情况都这般危急了,朱靖还是坚持对清军战俘十抽一杀,其实也不光是为了给死于清军屠刀下的百姓主持公道。

    更多的,其实是为了在战俘面前立威。

    毕竟,如果你不能把战俘给杀怕了,战俘又怎么会乖乖听你的话呢?

    随着朱靖的命令下达,明军开始迅速着手接手镇南关的城防。

    关城内那些仍在负隅顽抗的清军也是被搜索了出来,集中看押在了一起,准备接受处置。

    明军迅速控制住了镇南关的城防!

    朱靖带着亲卫,登上了镇南关的关城。

    他的目光扫视一圈,看着镇南关四周的地形地势,看着不远处的浔江水道,以及关城的城防状况。

    朱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开口感叹道。

    “镇南关的位置很要紧。”

    “紧邻浔江水道,控遏两广交界,往来客商繁多,交通便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若是将此关城废弃,却是可惜了!”

    一旁的何晋闻言,开口询问道。

    “那大都督的意思是?”

    朱靖沉吟一阵,然后接着说道。

    “等肇庆战事结束之后,我军便要准备着手修缮镇南关的城防,调派军队入驻,布置防御。”

    “要以镇南关为核心,确保我大明对浔江水道这条东征大军的补给线的绝对控制。”

    “镇南关,我大明如果不守,清军肯定要夺回去。”

    “一但镇南关重新被清军拿下,那我东征大军的补给线就有随时被掐断的风险。”

    明军主力自广西杀入广东,由黔江入浔江,再到西江,乃至于珠江的这条水道便是最主要的补给线。

    这几条江虽然名字不同,但却都是连通的一条直线,能从广西直入广东的腹地的广州。

    连拐弯都很少有!

    明军要转运军械物资,没有比走这条水路更方便更省事的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明军全军所需的军械补给,几乎都要走这条水道。

    一但水道被清军掐断,那对明军来说,就将无异于是一场灭顶之灾。

    是故,这条水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镇南关作为这条水道上的关键枢纽之一,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何晋闻言,点头道。

    “大都督英明!”

    朱靖闻言,却是摆摆手说道。

    “哪里有什么英明不英明的,镇南关的重要性就在这里摆着。”

    “只要是个领兵的人,就不能忽视于他!”

    再次沉吟一阵,朱靖开口说道。

    “传令大军准备休息吧!”

    “等明天天一亮,大军主力继续于镇南关修整备战,何晋率部去将梧州府城拿下,有没有问题?”

    何晋闻言,用力抱拳道。

    “谢大都督,末将领命,保证完成任务。”

    现在的梧州城内最多有绿营守军千余,对明军而言,完全不堪一击。

    在何晋看来,朱靖任命他去攻取梧州府城,完全是在抬举他。

    他自然是没有拒绝的理由!

    朱靖微微颔首,然后便带人下了城墙,准备要去伤兵营中照看伤兵。

    ……

    肇庆府!

    自镇南关而来的清军马兵一路快马加鞭,仅仅花费了一天两夜的时间,便来到了肇庆府外。

    负责求援的清军士卒被带到了杨景素的总督行辕外。

    这名传令兵满身的尘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