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_第一百四十一章为人君者不可刻薄寡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为人君者不可刻薄寡恩 (第3/3页)

但还是在清军后撤之后,顺势拿下了其在韶关外的三道连营。

    打开了大军进攻韶关的通道!

    ……

    朱靖骑在马背上,看着韶关关墙上飘着的清军大旗,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脸色较为沉凝。

    今日一战明军虽是胜了,但却绝对是惨胜。

    前锋营折损近三千人,倒也罢了,前锋营本来就是炮灰,朱靖不至于太过心疼。

    但关键是,此战还丢掉了他手上的最佳攻城利器――八旗战俘!

    虽说极大的杀伤了清军的有生力量,打开了明军进攻韶关的最后通道。

    但今日一战到底是赚是亏,还真不好说。

    毕竟,要是没了那些八旗战俘当炮灰,明军要进攻韶关坚城,伤亡怕是少不了。

    朱靖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

    “传令下去,此战中幸存下来的前锋营士卒,全部调至后方修整,不必继续参加接下来的战斗了。”

    “等修整完毕之后,将其全部编入我军正兵,以表彰其哪怕陷入重围,仍拼死作战之毅力和忠诚。”

    “战死的前锋营士卒要统计好名单,战后要做好抚恤的工作,朝廷下发的土地和抚恤金,要确保都给到阵亡将士的家眷手中,不得有误。”

    “伤残士卒也要做好安顿,不可让其没了着落……”

    “任何敢在我军的抚恤金和赐田上伸手的人,不管他是谁,杀无赦!”

    朱靖现在虽然对冒进的前锋营有些不满。

    但是,他知道在这件事情上,他自己其实也有责任。

    作为战场的总指挥,对于前军脱节的事情未能及时反应过来,做出调整,就是他的问题。

    这口锅朱靖想甩是能甩出去的,他完全可以将锅甩给前线具体指挥的将领。

    但是,朱靖却是不能也不会这么做。

    他才不自欺欺人,学崇祯给底下人甩锅呢!

    他非但不会给底下人甩锅,甚至还要主动给底下人加赏。

    表彰前线将士的英勇和忠诚,表彰他们哪怕是陷入重围,损失惨重,也依旧拼死作战。

    因为他明白,作为一个统治者,最忌讳的事情就是刻薄寡恩。

    要记住,底下人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你造反,是为了高官显爵,为了荣华富贵。

    而不是为了被你责罚。

    一个统治者要是刻薄寡恩,谁还敢跟着你混?

    自古以来,有刻薄寡恩但能成事的统治者吗?

    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包括铁木真和努尔哈赤在内,哪个在创业初期不是对属下特别大方的?

    兔死狗烹,过河拆桥,那也是在抓到了兔子,过了河才会去做的事情。

    做事得拎清楚顺序!

    在治军三要素“赏罚信”中,赏是在最前面的。

    如果一个属下在犯错的同时也立了功。

    能力最上等的统治者会忽略他犯的错,重赏他的功劳。

    能力平庸的统治者会让属下将功折罪,不算功也不算过。

    只有能力最差的统治者,才会刻薄寡恩的忽略属下的功劳,而是盯着属下的过错去斤斤计较的责罚。

    切记,对属下虽然不能一味的宽容,该罚也得罚。

    但这个罚,目的是为了震慑,为了立威,为了竖立典型以警示人心。

    而绝不是为了罚而罚!

    朱靖这次对前锋营的残兵的加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安抚人心,告诉明军上下,跟我混,好处大大的有。

    哪怕是死了,我也会善待你的家人。

    所以,上了战场都别怕,放心大胆的去替老子卖命吧!

    朱靖身边的传令兵闻言,抱拳下去传令去了。

    不多时,明军上下便传来了一阵接一阵的欢呼。

    尤其是前锋营那边,原本因为一下子折损了数千人而低落下去的士气,也是重新振奋了起来。

    朱靖见此,这才松了一口气,脸色好看了些许!

    但他还是下令道。

    “命人打扫战场,且筹备一下进攻韶关的事宜!”

    “韶关乃是两广之门户,必须得掌握在我大明手中才行,不惜一切代价,也得拿下韶关城。”

    “再传令诸将,来本督大帐议事,做一下战后总结,反思一下我军与此战中的错漏之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