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_第一百五十七章七省皆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七省皆乱 (第3/3页)

了吗?”

    虽然两广那边一直没有永玮,福隆安等人是否殉国的详细消息传来。

    但是,大清这边却是已经当他们殉国了。

    否则的话,万一这两人贪生怕死投明了,对大清的威望打击可就太大了。

    毕竟,连你大清的国族甚至是宗室都投明了,那其他人还有什么好打的?

    于敏忠此言说罢,和连忙接话道。

    “是啊主子,虽然天下出了些逆匪,可奴才们都还是忠心的。”

    “定能为主子将逆匪给平下去的。”

    “主子您可千万不能气坏了身子!”

    阿桂也是开口说道。

    “还请皇上下旨,厚葬追封广州将军永玮,钦差福隆安,两广总督杨景素,广东提督金荣,湖南提督翁召林等为国殉死者。”

    “以彰显我大清对忠臣的恩赏!”

    中国人都讲究一个人死为大。

    满清虽是异族入主中原,可对这点也是认同的。

    一个人,不管他生前犯了多大的错误,可既然他们都为大清殉国了,那大清就不能再追究他们战败的责任了。

    非但如此,大清还应该给他足够的身后荣,让他风光大葬,恩泽子孙。

    乾隆闻言,深吸一口气道。

    “可,此时便由军机处去具体cao办吧,下旨嘉奖追封那些为了剿贼而殉国的忠臣良将,恩荫他们的后代为官,稳定一下人心吧。”

    乾隆这人虽然身上有很多的毛病。

    但这么长时间的皇帝当下来,对于该如何收拢军心人心,他还是颇有心得的。

    几名军机大臣纷纷下跪领旨。

    乾隆深深的吐出一口浊气,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这才揉着眉心,开口询问道。

    “都说说吧,朝廷该如何平定这次的明贼之乱?”

    阿桂最先开口说道。

    “回皇上的话,现在明贼已经做大,光凭海兰察怕是不足以平贼。”

    “奴才自请为钦差,调派京师八旗,西北绿营,关外索伦兵共同南下讨贼!”

    “还有就是,我大清最好要将整个南方各省的兵力都给调动起来,对两广联合进剿。”

    “否则的话,只会放纵贼势进一步扩大……”

    阿桂作为乾隆手上的王牌,再次站出来请战。

    统辖这么多不同系统的军队作战,绝非海兰察一个外藩将领能够做到的事情。

    即使海兰察能够做到,他也没资格去做。

    他一个索伦人,乖乖的给大清当刀就好了,可没资格做那cao刀的人。

    阿桂必须得站出来才行!

    乾隆闻言,低头思索了起来。

    他在衡量利弊得失。

    片刻之后,乾隆抬头询问道。

    “海兰察现在走到哪里了?”

    一旁的领班军机于敏忠开口说道。

    “回皇上的话,在皇上上次下旨之后,海兰察便连夜骑快马赶往关外,前去索伦部遴选壮勇了。”

    “他花费数月时间,从索伦各部中遴选出了一只五千人的锐卒,皆是悍勇敢死之精锐。”

    “根据几天前传来的消息可知,海兰察现在应该已经带兵快到山海关了!”

    乾隆闻言,微微点头道。

    “很好,传海兰察尽快入京,然后准备南下平贼。”

    “还有就是,下旨给关外的索伦诸部,让他们再遴选万人出来,做好随时入关平叛的准备……”

    南方现在的局势实在是太糟糕了,是故,乾隆准备要让索伦部再多多出点力。

    当然了,打仗死人出力的时候索伦部逃不掉,可等到仗打完,该是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肯定是轮不到他们的。

    美其名曰要让索伦部继续留在关外的白山黑水间生活,保持索伦兵的战斗力。

    可说白了,不就是舍不得给索伦部一份八旗的铁杆庄稼吗?

    我大清吃铁杆庄稼的人已经够多了,乾隆可舍不得再给索伦部一份。

    语罢,乾隆又转头对阿桂说道。

    “平叛之事,便都交由卿家负责了。”

    “稍后朕便会下令调西山健锐营一部,调甘陕绿营一部,调索伦兵一部,随爱卿一起南下平贼。”

    而健锐营,便是这个时代的八旗兵中,少数敢战能战的精锐之一。

    是乾隆从满蒙汉各旗中刻意遴选出来的精干之士,组建而成的一只八旗劲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