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登基与宗室政策 (第1/3页)
第162章登基与宗室政策 朱简灼闻言,却是并没有答应下来。 而只是开口说道。 “孤王福德浅薄,安敢担此大任?诸位卿家还是另选贤能扶持吧!” 众人闻言,也不失望。 因为,三辞三让的规矩大家还是懂得。 这只能算是第一次辞让。 很快,大朝会结束,众人各自散去。 几日后,正月初八,广州城内外的士绅便在朱靖的主持下,齐聚监国府邸外,声势浩大的开始了第二次劝进。 这些士绅大户们来到监国府邸外,按照各自地位的不同,整齐的跪成了几排,然后齐声说道。 “伏惟予天,大明永昌,吾等请监国殿下,奉天应民,登基称帝,始志北伐,重现洪武之志。” “伏惟予天,大明永昌,吾等请监国殿下,奉天应民,登基称帝,始志北伐,重现洪武之志。” “……” 在士绅们的齐齐呼唤之中,朱简灼被好些个禁卫搀扶着,从监国府邸中出现。 神情动容的开口说道。 “百姓父老之殷切期盼,简灼实在惶恐,只恐自己福德浅薄,运道不足,无法担此大任,会令父老失望。” “还请父老另选贤明!” 这是第二次辞让。 士绅们被拒绝了,却也不离开,一直在监国府邸外跪至深夜,这才各自离去。 大明崇祯一百五十年,正月十五,第三次辞让开始了。 广州城内外的驻军早早的便列阵出营,穿着过年时候上面新派发的簇新的军装,出现在了广州城内。 数不清的明君将士,身穿火红的军装,走着整齐的阵列,如同一股股翻涌着的红潮,向着监国府邸涌去。 驻军将监国府邸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然后齐齐下跪道。 “天时交替,乃有四季轮换,天命更易,乃有甲申之乱!” “幸我大明天命不绝,得上苍庇佑,乃有监国殿下不忘光复之志,横空出世,率领海内外豪杰壮士,立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请监国殿下登基称帝,北逐胡清,内安天下,以定四海之心,以安生民之意!” “请监国殿下登基称帝,北逐胡清,内安天下,以定四海之心,以安生民之意!” “请监国殿下登基称帝,北逐胡清,内安天下,以定四海之心,以安生民之意!” “……” 随着大明将士们的齐声高呼,朱简灼终于在千呼万唤之中,从监国府邸中走了出来。 但他依旧没有在称帝的事情上松口,只是开口说道。 “简灼惶恐,只怕耽误诸军之望。” “实在是惶恐啊!” 这就是第三次辞让了。 等下一次劝进,朱简灼也就该接受了。 明军将士的劝进被拒绝,但他们同样没有离去。 而是在监国府邸外一起高声唱起了战歌。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 雄浑浩荡的军歌声响彻广州,明军将士用战歌来表明他们的态度。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时间流逝,一股子巨大的风波不断的在广州城内外酝酿着。 大明崇祯一百五十年,二月初二。 广州内外的文武官员,士绅百姓,兵将士卒,豪商地主,在朱靖的主持下,几乎全部聚集到了广州城内的监国府外,准备要进行最后一次劝进。 按照规矩来说,这已经是最后一次劝进了,等这次劝进之后,就是登基大典了。 其实登基大典也已经在筹备了! 广州城外的珠江畔,早已搭建好了祭拜天地的天地坛。 规格全部都是按照当年朱元璋在南京时候的规格修建的! 现在大明虽然奉行节俭的标准,但这种不该节省的地方,还是不会省钱的。 天还没亮,监国府邸外便跪满了人。 最前面的事大明的文臣武将,士绅代表,再往后是广州内外的驻军兵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