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匹马东逃 (第2/2页)
大军尽快完成修整,然后,东下――江南!” 朱靖此言落下,明军诸将齐声应诺。 一张张脸上仿佛写满了野望与期许。 因为,江南有南京! 而南京对大明来说,其政治意义实在是过于重大。 这可是当年朱元璋登基称帝的地方! 一但大明能拿下南京,那整个南方估计都可以传檄而定了…… …… 广州,大明皇帝行在! 寝宫内,气压低沉。 朱简灼躺在床上,额头上敷着毛巾,脸色隐隐可见病容。 房间内是浓重的药味! 太监宫女和御医们忙里忙外的折腾着,脚步匆匆。 “咳咳!咳咳咳!” 忽然,闭眼睡着的朱简灼发出一阵咳嗽,声音中满是虚弱。 他睁开眼睛,在身边的太监杨和的搀扶下坐起身来,往痰盂里吐了一口浓痰,随即呼吸明显顺畅了许多。 杨和十分有眼色的帮朱简灼抚胸顺气。 一旁的皇后刘氏端来了两只小碗。 一只小碗里盛着汤药,另一只小碗里盛着几颗蜜饯。 “陛下醒了,快些喝药吧!” “御医说了,陛下这不是什么大毛病,积劳成疾,外加偶感风寒。” “喝了药,歇两天就能好!” 就在昨日,朱简灼在书房处理政务时,忽然病倒。 顿时,大明的朝野内外都是陷入了紧张之中。 生怕他出了什么事! 虽然现在的大明,朱靖才是真正的灵魂人物,只要他不倒,其余都还可以挽回。 但是,朱简灼身为大明的皇帝,地位和影响力同样是不容置疑的。 现在明军主力正在前线同清军交战,若是朱简灼这个皇帝在这时候驾崩,对大军士气的影响绝对相当巨大。
别的不说,光是在朱简灼忽然驾崩之后的皇位继承,就是一个大问题。 朱靖虽然是众望所归,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 但他毕竟领兵在外,对广州鞭长莫及。 皇帝要是忽然驾崩了,朱靖怕是也无心在前线继续打仗,而是会带兵回朝继位。 如此的话,则大明在湖广战线上好不容易打出来的优势局面,便有可能被清军趁着大明撤军的机会,绝地翻盘。 这对当今天下的局势来说,绝非什么好事! 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就是,万一有哪个皇子想不开,想赶在朱靖面前来一出灵前继位。 那问题就更大了! 因为如此的话,可能会导致大明爆发内乱! 而对一个新兴的势力来说,内乱是一件相当致命的事情。 因为,内乱有可能会打断这个新生势力的上升势头,进而对这个新生势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举个例子,太平天国的上升势头,就是在天京变乱这场内乱爆发后,戛然而止的。 随后,太平天国便被满清给剿灭了! 是故,可见朱简灼这个皇帝对大明的重要性! 别的不说,光是维持大局这一点,朱简灼就是不可取代的。 幸而,朱简灼这次病倒只是积劳成疾,外加偶感风寒。 并非什么要命的大病! 否则的话,那可就真的是麻烦了。 朱简灼闻言,接过药碗大口喝光,随后捡起两颗蜜饯送入口中压压苦味。 然后摇摇头,开口说道。 “不能歇啊!” “杨和,你去给朕将御书房中的奏章取来。” “现在大军正在前线,为了大明社稷同清虏激战,朕这个做皇帝的,又岂能因为偶感风寒就懒政怠政?” 朱简灼虽然在个人能力上只能算是中人之姿,不算出众,但他对于政务却是相当的勤劳。 每天造成天不亮就起床,晚上直到深夜才睡觉,几乎一天都是在处理政务。 勤政程度直追朱元璋! 且不管他能力如何,最起码,态度是到位了的! 对此,大明朝野内外都是看在眼中的。 这也是现在大明内外人心稳固的原因之一。 君王的德行,向来都是凝聚人心的好手段。 朱简灼勤于政务,少近女色,生活节俭,仁爱爱民,封建帝王在德行这方面的优点,他基本上算是集齐了。 百姓们对于他都是很拥戴的! 皇后刘氏闻言,却是柳眉一皱,开口对转身准备出去的杨和娇喝道。 “站那儿,不许去!” 杨和闻言,脚步明显一停,脸上的表情满是为难之色。 皇帝的话他不敢不听,可皇后的命令,他也不敢违背啊! 他杨和在外面,是威风凛凛的大内总管。 可谓是位高权重,哪怕是朝中大员见了他,也得笑脸相迎。 因为他是皇帝的身边人,惹不起的。 但在内廷,他就是皇家的家奴而已。 皇后要杖毙他,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再说了,老朱家向来是有怕老婆的传统的,朱简灼平常时候对自己的结发之妻可是言听计从的。 皇家的家事,他杨和是真不敢掺和! 只能是就这么老老实实的站在原地,回头将目光看向了朱简灼和刘氏二人。 想要等他们一方说服一方,自己再按照命令去行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