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_第二百一十四章刺杀与大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四章刺杀与大火 (第1/2页)

    火光燃起的方向,隐隐有呼喊声传来。

    众人忍不住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神中的迟疑与凝重之色。

    就在这时候,远处跑来了几名内侍。

    这几名内侍面露仓惶之色,开口大喊道。

    “军机大人何在?军机大人何在?”

    “圆明园那边出事了,皇上忽然病倒,急召军机大人前去议事……”

    周兴宗装做一脸的仓惶之色,大步向着军机处跑去。

    沿途的内侍,护卫对此,都没有太过警惕。

    因为,周兴宗一行人表现的实在是太大摇大摆了。

    离着老远就开始大喊,像是生怕别人注意不到他们。

    自古以来,他们就没有听说过谁家刺客行刺会表现的如此张扬的。

    忽然,一名机灵的内侍发现周兴宗等人身上的衣服并不合身,且隐隐有些血迹,忍不住心生警惕。

    开口喝问道。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停下接受检查,不得再往前了!”

    但是,面对这名内侍的大喊,周兴宗等人却是连搭理都没搭理,直接忽视了他的话,继续大步向前。

    周兴宗继续大喊道。

    “滚开,都给咱家滚开,皇上急召军机大人议事,若是误了皇上的大事,你们都吃罪不起!”

    那些在听到那名警醒的内侍的喊话后,原本准备上前去阻拦周兴宗等人的侍卫见此,有好几个人下意识的停下了动作,不敢再上前去。

    那名警醒的内侍见此,神色大变,大声喝问道。

    “你们在做什么?这些人身份不明,有可能是刺客,快拦下他们!”

    “保护和大人!”

    几名侍卫见此,就算是他们再没有警惕性,也是意识到了事情不对。

    否则的话,周兴宗等人面对质疑,不停下解释也就罢了,怎么还继续往前闯,并且速度还越来越快了呢?

    这摆明了不对劲!

    几名侍卫拔刀,上前去准备阻拦周兴宗等人。

    和见此一幕,下意识的拖着刘墉退回到了军机处的班房中。

    咔哒的一声,班房的大门被关上。

    和见刘墉还愣在原地,忍不住大喊道。

    “愣着干嘛,犯什么傻呢?”

    “快来帮忙堵门啊,万一贼人杀进来怎么办?!”

    刘墉听闻此言,这才反应了过来,开始同和一起抬起书桌,前去堵门。

    只是,还不等两人将班房的大门被堵上。

    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班房的大门便被人从外边踹开了。

    浑身血迹的吴江从外边持刀冲了进来,他眼睛赤红,持刀砍向了和。

    和下意识的躲闪,并拽了身旁的刘墉一把。

    刘墉一个趔趄,被拽到了和面前,变成了挡在和面前的rou盾。

    “啊……”

    刘墉下意识的发出一声惨叫。

    但还不等他做出应对,一柄尖刀便穿胸而过,将他刺了个对穿。

    刘墉张嘴呕出一口鲜血,下意识的回身,将满是不敢置信的目光看向了和。

    但此时的和,早已借着吴江刺杀刘墉所拖延的时间,撞破了军机处班房的窗户,一跃而出,向外逃去。

    西历1750年出生的和,今年还不到三十岁,年轻力壮的他身形非常的灵活。

    可要比大了他三十岁的刘墉这个老头子强多了。

    和这才刚破窗而出,便见军机处外早已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太监内侍,大内侍卫倒了一地。

    好几个没死透的伤员还在发出一阵阵凄厉的惨叫。

    几名贼人虽然也有伤亡,四名贼人已经倒下去了两个,但剩下的那人看起来却依旧还能坚持战斗。

    再加上班房内,杀了刘墉之后估计很快就会追出来的吴江,和觉得自己今天可能要交代在这里了。

    小五和陈望倒地战死,周兴宗还没来得及悲伤,便见和从班房内跳窗而出。

    他下意识的挥刀杀向了和。

    “狗鞑子,拿命来!”

    和见此,心下大惊,起身就要逃跑。

    他虽然身手不错,但又不是脑残。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和堂堂的大清军机大臣,何必去和一个贼人拼命?

    打输了要命!

    打赢了也要受伤!

    何必呢!

    相较起来,还是逃跑,然后叫侍卫来围杀贼人更有性价比。

    周兴宗见此大急,急忙追击。

    但就在刚刚的厮杀中,他腿上中了一刀,无论如何也用不上力气。

    只能是大喊让吴江去追。

    “吴江,追啊,追上去,杀了那狗鞑子!”

    吴江从班房内冲出,听闻此言,直接大步追向了和。

    和跑了几步,见前方有一队侍卫前来支援,他忍不住面露大喜,开口大喊道。

    “刺客,有刺客!”

    “刺客要杀本官,快来抓刺客保护本官啊!”

    那队护卫见此,不敢迟疑,赶忙冲上前来护卫。

    “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