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_第二百一十五章东下!兵临南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五章东下!兵临南京! (第2/2页)

明军在岳州城稍事休整,便继续动兵东下。

    大军沿着长江,浩浩荡荡的向东推进。

    所过之处,州府传檄而定。

    士绅百姓主动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开疆扩土的一场战争,愣是变成了武装游行。

    还是那种在自己地盘上的武装游行。

    明军沿江前进,一路上粮草基本上都不需要后方运输,靠着士绅们的捐献就完全可以满足大军所需。

    甚至还有富裕!

    朱靖也没有不舍得,那些士绅们捐献的粮草,富裕的部分他都做主施粥散给了沿途的百姓。

    也算是为大明拉拢一下人心!

    总的来说,效果还不错。

    毕竟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

    在接受了明军的施粥之后,沿途百姓对大明打回来的事情,大多都还是呈欢迎态度的。

    官员士绅的利益没有受损,百姓们也都能得到一定的好处。

    唯一吃亏的只有代表满清朝廷的八旗。

    如此,对于政权交替,大家也都是乐于接受的。

    这叫什么?

    这就叫做人心所向!

    七月二十五日,明军抵达武昌,旋即,武昌归降。

    七月二十九日,黄州府也是送来了降表。

    明军分兵驻守于武昌和黄州府,大军主力继续东下。

    八月初九,明军兵临九江府。

    江西巡抚赵韫率兵抵挡。

    两日之后,九江城破,江西巡抚赵韫被斩首,选择顽抗的守军被坑杀三成,以示警告。

    随即,湖口,彭泽,马当镇,太平关等地守军皆降。

    朱靖依旧是分兵,留下一部分前锋营老兵据守要地,然后大军主力继续带着新降的前锋营继续东下。

    那些前锋营老兵都已经在战场上向大明证明了自己的忠诚,朱靖自然也可以将后方交给他们驻守。

    而新降的前锋营则是还需要经过磨砺,才能得到朱靖的信任。

    八月十七,明军主力抵达安庆城下。

    安徽巡抚李可茂献城归降。

    八月二十二日,明军抵达池州,池州归降。

    八月底,明军破铜陵,过太平府,直入江苏……

    “报,启禀太子殿下,我军前锋距离南京城还有不足五十里!”

    一名明军哨骑一路直奔到朱靖面前,翻身下马,开口汇报道。

    朱靖闻言,深吸一口气,脸上的表情略显激昂。

    南京,他终于到了!

    而这一日,正是宣武元年的九月初十。

    岳州之战结束后,明军仅仅只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便从岳州,直接杀到了南京城下!

    天下震动!

    朱靖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口说道。

    “传令下去,大军前锋切莫冒进,于南京城外扎营。”

    “等待我军主力抵达,再对南京城发起进攻!”

    ……

    江宁城内!

    两江总督府!

    “报!启禀诸位大人,明贼前锋抵达江宁城外,距离江宁城不足五十里!”

    一名传令兵小跑着进入大堂,开口说道。

    听着传令兵回报的消息,两江总督府内的诸位满清大员都是面色凝重。

    “明贼来犯,九江,安庆等坚城接连沦陷,江宁危在旦夕!”

    “大家都说说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舒赫德开口询问道,脸上的表情可谓是相当的凝重。

    一旁的两江总督高晋闻言,开口说道。

    “无他,死战而已!”

    “我等八旗国族深受大清国恩,如今国难当头,无论如何也不能对不起大清!”

    “再说了,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家眷,我江宁八旗上下也只能死战到底。”

    “我八旗的勇士,会让明贼见识见识我八旗男丁的血性的!”

    高晋说这话的时候,态度相当的坚决。

    其实在岳州之战后,江宁城内的八旗就已经开始逃亡了。

    有逃去杭州和福州的满城的,也有干脆渡江北上,返回京城,想要尽可能的远离明清相交的一线战场的。

    但是,能跑掉的终究是少数!

    八旗身上是有守土之责的,不是说他们想跑就能跑的。

    皇帝的圣旨不下,江宁八旗就只能继续待在江宁城内,和江宁城共存亡。

    再者说了,要是八旗都跑了,那江宁也就不用守了。

    说句不好听的,要是八旗都跑光了,那汉人凭什么继续拼死拼活的帮大清守城?

    至于说只留下八旗兵守城,而让妇孺先逃,其实也行不通。

    因为,如果家眷都跑了,那剩下的八旗兵面对明贼的兵锋时,还能有斗志吗?

    要是连八旗都没有斗志了,江宁还怎么守?

    为了尽可能的保住江宁城,为大清保住江南,舒赫德和高晋这些旗人大员们,选择将江宁八旗作为最后的筹码,推上了赌桌……

    嗯,反正他们的家人又不在江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