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_第二百二十九章治隆唐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九章治隆唐宋? (第2/2页)

说现在的明军战斗力彪悍,众人都没太当回事,因为口说无凭嘛。

    但是,随着这一面面令旗铺满了南京城门口的地面,所有人都对明军的实际战斗力,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

    这特么是真猛啊!

    光看明军所缴获的这些令旗,就能知道明军这一路北伐,究竟取得了多大的战果。

    汇聚在南京城门口,准备迎接王师入城的士绅们见此一幕,纷纷忍不住倒吸冷气,惊呼出声。

    “好多令旗!”

    “王师威武,王师果然威武!”

    “……”

    在无数人的注视之下,明军骑兵踩踏着清军的令旗,就这么开进了城内。

    高头大马,健硕雄壮的甲士,五骑一排,并排行来。

    赤色的甲胄,映衬的他们越发不凡。

    马蹄铁撞击地面,发出一阵清脆的金属敲击声,仿佛每一下都踏在人的心尖儿上。

    重甲,健马,无论如何拿出来也是能够震慑人心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重骑兵在战场上的作用确实是越来越不明显。

    但且不管他有没有用,你说帅不帅就完了!

    重骑兵缓缓行入城内,威武的重甲骑士,给南京士绅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在这些重甲骑士身后,是一排排排列着整齐阵列,缓缓行来的火枪兵。

    明军士卒穿着笔挺的军服,戴着头盔,穿着胸甲,腰间束着牛皮带,火枪抗在肩上,刺刀别在腰间,显得相当的威风。

    皮靴随着鼓点而落,踏在地上,发出一阵哗哗的巨响。

    这些火枪兵,几乎清一色的都是明军的本部战兵。

    在这些本部战兵的簇拥之下,朱靖也是骑马入城。

    骑在马背上的他,年轻,英武,军装笔挺,锋芒毕露。

    属于年轻人的朝气和豪情也是显露无疑。

    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位如霍去病般的,天授其才的少年将军。

    众人在看到他的第一眼,便能判断的出来。

    这位,就是大明的太子殿下!

    在朱靖入城的瞬间,城内城外的明军士卒,以及来看热闹的士绅百姓开始齐齐欢呼。

    “万胜!万胜!大明万胜!”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

    朱靖见此,也只是振臂高呼道。

    “大明万胜!明军威武!”

    旋即,众人齐齐高呼。

    “大明万胜,明军威武!”

    “大明万胜,明军威武!”

    “……”

    语罢,朱靖继续催马进城。

    随后上场的,便是明军中的前锋营。

    这些前锋营士卒也是挺胸凸肚,让自己显得相当的威武,享受着南京百姓的欢呼。

    随后,便是明军的炮兵部队,以及押送的战俘了。

    一名名战俘被用绳子捆着,垂头丧气的走着,脸上满是绝望。

    看着那些被明军所俘虏的战俘,南京城的士绅百姓们忍不住欢呼出声。

    “哈哈哈哈,他娘的,这些狗鞑子终于遭报应了!”

    “杀!杀!杀!杀光这些狗鞑子!”

    “杀八旗,复大明,万岁……”

    “……”

    南京的百姓们早已对江宁八旗怨念颇深,如今看到以往高高在上的江宁八旗沦落至此等下场。

    南京百姓自然是忍不住为之振奋!

    有一种大仇得报的畅快感。

    在无数人的注视之下,大量的战俘也被押送进城,径直向着钟山孝陵的方向而去。

    朱靖准备要用江宁八旗之鲜血,祭奠孝陵里的老朱同志。

    马蹄声阵阵,明军迅速抵达了孝陵脚下。

    下马坊旁,朱靖翻身下马,在身边亲卫的簇拥下,大步向着孝陵走去。

    而与此同时,明军早已完成了对孝陵的肃清工作,并提前在孝陵完成了布防。

    朱靖大步向前,通过神道,牌楼,一路来到孝陵正前方。

    而在他的面前,正树立着一块石碑。

    石碑上写着四个大字,正是当年康麻子所亲自手书的“治隆唐宋”这四个字。

    朱靖站在治隆唐宋碑前,瞥了一眼,随即神色冷然的开口说道。

    “砸了吧!”

    面对康麻子的贴脸开大,朱靖相信老朱同志若地下有知,估计都快气疯了。

    虽然治隆唐宋不算什么坏话,甚至还能算是颇有赞誉。

    但对立志“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统天”老朱来说,一个鞑虏之君能对他肆意品评,这其实就已经是一个莫大的羞辱与讽刺了。

    既然如此,那他这个不肖子孙,自然不会再留着这块碑,继续碍老朱的眼了。

    大明人都知道,他朱靖可是大孝子来着!

    几名亲兵闻言,上前去合力将石碑推倒,然后抡起大锤,便砸了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