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二章开藩镇? (第1/2页)
第282章开藩镇? 等人都到齐之后,议事便开始了。 乾隆直接了当的开口说道。 “当前之局势,想必各位卿家应该都已经明了了。” “朕今日传唤各位卿家前来,就是为了和众卿家商讨一下我大清接下来的剿贼之策。” “大家不必拘束,各抒己见吧!” 乾隆一挥手,示意众人各自开口发言。 作为军机领班,丰升额最先开口说道。 “启奏皇上,奴才觉得我大清现在面对明贼,应当采取防守反击之策。” “现在明贼兵锋甚锐,我大清若是同其作战,殊为不智。” “不若先于淮北,湖北,一线布置防御,抵挡明贼的攻势。” “等明贼在我大清的防御前攻势受阻,兵力用老,我大清再张开还击也不迟。” 丰升额知道,现在明军连战连捷,锐气正盛,军队战斗力尚且处于巅峰,兵锋不可阻挡。 就凭现在清军的战力,如果主动南下同明贼作战,那就是在找死。 为了维持当前的局势,大清现在所能够做的,也就只是被动防守,然后伺机反攻。 乾隆肯定也知道这一点。 但是,乾隆作为皇帝,他是要脸的,这种憋屈的事情,不可能由他来挑明。 是故,丰升额便主动站了出来,将此事给挑明了。 为人臣子的,这么点儿眼色和觉悟还是要有的! 果不其然,乾隆在听完丰升额的答复之后,开口说道。 “丰升额所言有理!” “大家都说一说吧,我大清究竟该如何打防守反击!” 一只耳和见此,眼珠子一转开口说道。 “启奏皇上,福康安大将军不是在朝鲜抓了不少战俘吗?” “奴才觉得,将那些战俘从朝鲜调到湖北和淮北,用于增加这两方面的兵力,或许有一定的可行性。” 乾隆闻言,陷入了思索之中。 和的建议对大清而言,可谓是一举多得。 首先就是朝鲜战俘被调到湖北和淮北参战之后,可以极大程度上的弥补清军兵力不足的问题。 二则是可以将朝鲜的军队都从朝鲜本土调离,以确保朝鲜方面无法背刺大清。 三则是可以借此挑拨明贼和朝鲜之间的关系,断明贼一臂。 对大清而言,实在没有坏处。 片刻之后,乾隆点头应允道。 “和的建议不错,可以施行。” “除此之外,诸位卿家还有别的建议吗?” 一旁的李侍尧开口说道。 “皇上,奴才提议我大清可以用私通明贼为理由,处死朝鲜国王李。” “然后扶持一个朝鲜宗室继位,以其的名义向明贼宣战,借此来进一步的离间明贼与朝鲜。” “并且,我大清还能以朝鲜国王的名义,来控制朝鲜,以减轻我大清控制朝鲜所需要面临的阻力。” 对于战争局势,李侍尧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清军打不过明军是现实! 是故,他也只能是同和一样,在政治上多动动脑筋。 虽然现在满清已经攻占了朝鲜,俘虏了朝鲜国王,朝鲜局势大定。 但李氏王朝统治朝鲜数百年,还是有些人心在的。 现在朝鲜地方上自发组织起来,反抗满清统治的反清义军却是不在少数。 这些义军虽然威胁不到清军的根本,但却使得清军短时间根本无法对朝鲜进行实际控制。 平壤汉城这样的大城还好说,我大清有驻军在此,谁也不敢炸刺。 但朝鲜那广大的乡野地区,由于受到那些反清义军的影响,清军短时间之内压根无法实际控制。 这时候,大清这边若能选择一朝鲜宗室,扶持为新的朝鲜国王。 然后通过控制傀儡政权,来间接控制朝鲜,以完成榨干朝鲜,开发辽东的目的,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起码,这样做的话可以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朝鲜民间的抵抗。 至于说离间朝鲜和大明,其实只是随手为之的一步闲棋。 因为,朝鲜兵弱国贫,即使朝鲜对大明那边一片赤诚忠心,其实也没什么用。 改变不了大局的! 乾隆闻言,颔首表示可行,然后开口说道。 “就按照侍尧你的思路来做吧!” “处死朝鲜国王李,然后从我大清所俘虏的那些朝鲜宗室中,选一个远支宗室出来,扶持其继承朝鲜王位……” 之所以要选一个远支宗室,则是因为宗室血缘越远,其继承权就越是名不正言不顺。 越是继承权名不正言不顺,就越是需要大清为其背书! 大清也就越好控制于他! 李侍尧闻言,躬身下拜道。 “奴才明白!” 就在这时候,一旁的领班军机丰升额开口说道。 “皇上,奴才觉得,我大清若要应对明贼的进攻,云贵和四川或许会是关键。” “若我大清可以从云贵或是四川方向用兵,进攻明贼的侧翼,广西,湖南两省,则明贼就必须得从正面战场抽调兵力,用于稳定广西和湖南的局势。” “自然,其也就无法投入全力,用于发动北伐作战。” “如此的话,我大清于正面战场所要承受的压力,就要小的多。” 乾隆闻言,忍不住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得不说丰升额的想法是不错的。 从大战略上来讲,从云贵四川方向牵制明军,以免明军将主力用在正面战场上,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但问题是,大清在云贵方面的兵力有限。 而四川的局势却是白莲教起义不断,和大清的驻军来回拉锯,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