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志愿兵团 (第1/2页)
在中国古代,自秦始皇统一天下开始,出现了很多大一统王朝,其中更有像汉、唐这样辉煌一时的帝国。历代有作为的明君,都以统一天下为最高理想。《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开篇就写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成为中国万世不易的道理。而同样拥有悠久历史而且文明高度发达的欧洲却一次统一也没有做到过。不管是凯撒、亚历山大还是拿破仑都没有能成功。 这是因为,在中国有一套特别的办法,是因为中国是靠文化的认同,而欧洲是靠血缘的认同。中国万世之师孔圣人说过:“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中国退于夷狄则夷狄之。”意思是说,不管你是哪个民族,只要你认同、遵从中原文化,就认同你为中国正统,如果你是中原民族,但是你如果不遵从中原文化,就不会获得民众的认可。中国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外族入主中原的王朝,如“金”、“辽”、“清”等。但是这些王朝无一例外的都被中原文化所同化,民众也认同这些王朝为正统,所以中国才能在一次次四分五裂之后再次统一起来。而欧洲至始至终没有形成一个能够主宰欧洲的文化,即使出现了像拿破仑这样又雄心壮志统一欧洲的君主,他所选择的也是用武力谋求统一。这样欧洲几千年都没有出现过哪怕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希特勒虽然前世是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正统中国人,但是他却没有能力改变欧洲奉行了几千年的规则——“武力至上”。所以他和他的前辈们一样选择了武力征服的这条道路,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政策作出微调。希特勒认为,对同为日耳曼人占主导的国家,如荷兰、奥地利、捷克苏台德地区采取直接吞并的原则,对其它民族占主导的国家,则采取扶持傀儡政权的原则。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他建立了维希法国、斯诺法克等傀儡国。 而在中国漫长五千年的历史中,无数次外敌入侵都打着“文化认同”的大旗,扶持了大批的伪军。在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当中,汉族组成的军队往往都是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渔猎民族所属主体军队,无论金朝、蒙古帝国还是清朝的女真人,都有一支数量庞大,战斗力很强的汉人军队。例如清朝在关内的地盘,基本上都是洪承畴、吴三桂、李成栋率领汉军八旗及绿营兵等数十万军队打下来的,实际满蒙八旗很少出动参战。日本人为了全面侵华,建立“大东亚共荣”已经做了很久的准备,深知中国的历史。很多日本军官都是“中国通”,他们当然知道采用历次外族入侵所采用的“以华制华”的手段。但是小鬼子运气不好,在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之后,反倒激起中国民族觉悟大觉醒,全民族都投身抗战的大时代。抗战期间,日本人虽然绞尽脑汁,勾引各种民族败类,使进各种强迫手法,但是直到日本投降,日本人也没有建立出哪怕一个可以充当主力参战的伪军师级部队。 而历史同期的德国,在这方面手段比日本人要高明很多,特别是他们的元首穿越之后,那更是深谙其中的道理。所以,维希法国被按照历史发展建立起来了,而且当希特勒得知英国对法国海军采取毫不留情的“弩炮行动”之后,更是欣喜若狂,立即与法国独裁者贝当进行了会晤。 一见面,希特勒首先伸出手,神情凝重地安慰贝当道:“第三帝国及我个人,对法兰西海军在米尔斯克比尔之战中遭受的损失表示哀悼,对法国海军表现出来的空前勇气和决心表示敬佩。” “我代表法兰西海军感谢元首的关心。”贝当虽然是法国一战时候的民族英雄,但是现在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元首,法兰西的海军遵守了停战协议,对英国的进攻进行了猛烈的反击,也坚决拒绝了英国要求接管法国舰队的要求。” “我的朋友,我知道,我今天就是要和你商量一下这件事的处理。”希特勒说道:“英国人背信弃义,居然向和曾经与他们并肩作战的盟友开炮,这是一次不可原谅的卑劣行径。不过你不用担心,第三帝国始终与您、与重生的法兰西站在一起!” 贝当眼中闪烁着狐疑,他搞不明白这位德国元首需要他做什么?是完全接管法国舰队?还是要法国直接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