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特务团成立,一个营12门炮! (第3/3页)
这事,周宪培听说过,但并不知道这些细节,此刻闻言,不仅对王全发愈发肃然起敬。
而何云福和赵铁头,更是没听过这件事,现在不禁对眼前这个独臂的家伙肃然起敬。 军中最敬英雄,王全发的行径,称得上“英雄”二字! 王全发被杨远山的吹嘘和众人敬佩的眼神闹得很不好意思,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但面上,却难免涨红了,心情也激荡不已。 …… 三营长任命王全发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接下来,杨远山又道: “主力步兵营,我计划的编制是3个主力步兵连加一个炮兵连,每连350人,另外就是营部直属的警卫、通讯、侦察、卫生等部队了,这样每营满编1500人左右!” “什么?1500人?” 在场众人都被震撼了。 这一个营,甚至比我军的很多主力团也不差了。 比如孔捷的新二团,现在约莫也就1500人左右。 而全团6个营,那岂不是要上万人了? 这……过于离谱吧? “团长,这是不是太多了? 不如每营2个步兵连加一个炮兵连,1000人?” 周宪培建议。 “不,就要这么多。 司令员现在给我们团的防区扩大到整个河源县西面,甚至要南下兼顾寿县一带,兵力不够可不行。” 杨远山态度十分坚决。 见他态度坚定,周宪培也只好点了点头。 “好吧。 但是每个营3个步兵连的话,我们现在没有这么多步兵连吧?” 每营需要填进去3个步兵连,3个就是9个连,可现在的特务团,算上警卫连也才5个步兵连,根本不够分。 “一连三连归一营,另外再自己招一个连的新兵; 二连、四连归二营,另招一个连的新兵; 警卫连留下1个警卫排当做种子,其他人全都划入三营,另外工兵连也划入三营,剩下的人,就自己招新兵解决。” 杨远山干脆利落地道。 闻听这个安排,韩阳和何云福倒是十分满意,而王全发就感觉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了。 他的三营,rou眼看起来,战斗力是最弱的啊! 韩阳问道: “团长,你说每个营要编一个炮兵连,那这炮兵是从炮兵营划给我们一些吗?” “嘿嘿,你想多了。 你们每个步兵连之前不就有炮兵排吗? 抽出来组成炮兵连。” 杨远山无情地砸碎了韩阳的幻想。 王全发连忙道: “团长,之前警卫连没有炮兵排。” “嗯,那就从炮兵一连抽一个排给你们。” 杨远山随口回答。 这下子,王全发顿时有点惊喜。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啊,虽然自己三营步兵弱了点,但是炮兵强一些,也勉勉强强过得去了。 “那我们炮兵连的装备呢?” 何云福问道。 “10门九二式步兵炮10门,2门晋造82毫米迫击炮。” 杨远山毫不犹豫地回答。 闻听每个营都有12门火炮,众人都有点麻了,这也太强了! 一个营妥妥地吊打很多主力团啊! 然而他们的震惊还没完,杨远山又道: “另外,你们可以在每个步兵连里,再配上2门60迫击炮,或者一两门九二式步兵炮,作为小规模战斗的支援近距离支援火力,这个你们自己确定就可以。 有问题吗?” 炮多到用不完,就是这么任性。 “没问题!” 韩阳、何云福和王全发三人齐声大喝。 “那步兵营的编制和装备,你们还有问题吗?” 杨远山喝了口水,让他们消化了一下,问道。 何云福当即建议: “团长,之前每个步兵连的机枪排只有6挺重机枪,我觉得在面对小鬼子一个大队的时候,还是不太够,是不是可以多编制几挺? 反正我们一个排有50人。” 杨远山闻言,点了点头,盘算道: “嗯,按一个机枪组2名机枪手、3名弹药手算,50人,可以编10挺重机枪。 不过考虑到还得有骡马或者自行车驮运,还是编制8挺重机枪吧,你们觉得呢?” “嗯,我觉得可以。” 何云福回答。 而韩阳和王全发也点了点头,赞同这个决定。 这么一番调整,特务团一个主力营的实力,直接对标小鬼子一个大队,甚至火力还要碾压他们,简直炸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