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九鼎记修仙开始_第七十七章 参悟石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参悟石刻 (第1/2页)

    西汤域的云梦古城中,内城旭日城内,内城四园之一的南山苑中,山峰丘陵几乎占据了整个南山苑九成的面积,一条小河蜿蜒盘旋在山丘中,环绕的一片山谷草地上,坐落着一座古朴的阁楼。

    在阁楼前的空地上,一块块放着绿色光晕的长方形石刻并排放在地上,总共有十一块,闭目站在那十一块石刻前的凌超,正神识侵入石刻之中,清晰的感受着其中所蕴含的意境。

    和明月岛上李太白留下的神仙玉璧一样,禹皇将自己最强的斧法分成三十六式,将其招式意蕴留在了那三十六块石刻之中,令得其中的斧法玄妙更容易感悟。

    即使如此,每一式的斧法之中,也蕴含着数十乃至上百的招式变化,才能真正将其中的斧法奥妙演练而出。

    已经学了李太白剑法的凌超,并不是太想学那些斧法招式,不过他却是对于其中所蕴含的道之玄妙很感兴趣。禹皇所留下的斧法,已经不仅仅是斧法,而是借助斧法来展示他对道的感悟。

    嗤嗤..突然,闭目沉浸在斧法感悟之中的凌超,突然施展出了一道道剑气,一招招或急或缓、或凌厉霸道、或滞涩粗糙的剑法施展开来,仿佛在琢磨创造着一门新的剑法。

    事实上,凌超只是将对那石刻中斧法的感悟,招式的技巧以及道的玄妙融入了自己的剑法之中。

    毕竟,无论是斧法还是剑法,招式总是有相通之处的。更何况,其中蕴含的道之玄妙,也同样都是这一方世界的天道。哪怕禹皇和李太白所悟的道方向有所不同,可同样都在天道中,万变不离其宗。

    凌超从天风家族得到的五幅石刻,分别是第三、第四、第七、第八和第十五幅石刻,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容易感悟的,其中还有相连的。斧法意境相连,自然更容易感悟。

    而他从穆家得到的六幅石刻,则分别是第六、第十二以及第十七到二十等四幅相连的石刻。

    禹皇的斧法,以土行入道,慢慢融入了金行和火行之道。其中前六幅,自然主要是土行之道的玄妙,且混合的其他道之玄妙较少,更加容易感悟。

    七八两幅,融入的金行之道就比较多了,但感悟起来倒还不算太难。不过,第十二式融合的土行和金行之道更加高深玄妙,欲要领悟就困难了。

    至于第十七到二十式,更是融入了火行之道的玄妙。哪怕是凌超已经悟透火行之道,可对土行、金行之道感悟的不够深之前,参悟起来也是比较吃力的。

    所以,一开始凌超的主要心思都是在参悟第三、第四这两幅石刻上,其中所蕴含的土行之道已经比较玄妙,且没有掺杂其他的道,加上凌超对土行之道已是有所感悟,所以参悟起来容易得多,进步也是比较快。

    在对水行之道的参悟水涨船高后,后面第六到第八幅渐渐融合了金行之道玄妙的石刻,凌超参悟起来也就顺利得多了。

    毕竟,在参悟李太白剑道时,凌超就已是对金行之道有所感悟,加上土行之道感悟更深,那融合了土行、金行之道的斧法玄妙,凌超自然也是能够领悟个七七八八。

    可那三幅石刻中蕴含的金行之道玄妙,也算不上多么高深,所以欲要感悟更深的金行之道,凌超自然还是要参悟第十二式斧法石刻。

    其中所蕴含的土行之道和金行之道,皆是比较高深玄妙,参悟起来难度倍增的同时,也是让凌超有了更多的收获。

    不知不觉,已经对土行之道和金行之道感悟颇深的凌超,再去参悟那融合了土行、金行和火行玄妙的十七到二十式石刻,也已不在像一开始一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