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照大明_第八十六章 东宫千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六章 东宫千秋 (第2/2页)

事中周旋:“周卿家,你又有何言?”

    周旋躬身行礼,高声道:“皇上,臣亦愚以为,今日乃东宫千秋节,文臣武官实应前往文华殿向东宫行贺礼……”

    一语未了,弘治皇帝朝着他摆了摆手:“朕知道了。”

    未几,弘治皇帝双眼缓缓打量着站于御道的另外十数名臣子,片刻之后,再道:“卿等,亦是进言此事?”

    那十数名臣子,听得齐齐躬身行礼。

    “皇上,臣所为正是此事。”

    “皇上英明。”

    “伏乞皇上颁旨。”

    “皇上,东宫千秋节,群臣理应向东宫行贺礼……”

    ……

    听着众臣的纷扰之言,弘治皇帝突然说道:“好……”

    随着他这一声“好”的响起,站于丹墀前的群臣,无一不愕然,这是何意?

    弘治皇帝又道:“既是如此,卿等呈递题本即可,朕自会览阅。”

    群臣听得更加无言,题本早已呈递了,皇上你好歹回个话,留中不发又让人如何自处?

    弘治皇帝目光已投往站于丹墀旁的那名鸿胪寺官和宦官,轻喝一声:“早朝已毕……”

    持鞭的宦官听得那敢怠慢半分,随即甩起鞭来。

    “啪、啪、啪”,连续三声,响彻半空。

    鞭声一停,那名鸿胪寺官高喊:“退朝……”

    在群臣的愕然之中,弘治皇帝已摆驾离开奉天门。

    目睹着弘治皇帝的离去,分列御道两侧的群臣面面相觑,未几,已私语阵阵。

    今日东宫千秋节,弘治皇帝既没有赐宴百官,也没有让群臣前往文华殿向东宫太子行礼。

    ---

    弘治皇帝移驾离去已良久,直至负责纠仪的鸿胪寺官再三催促,在奉天门前已扰攘成一片的众臣才缓缓退去。

    群臣退去时,文臣武官依然分成两班。

    如今早朝已结束,自然不会有人前来纠仪,故而他们行走就相当随意,不再像候朝之时那般,步步谨慎,恐防失仪被记录在案。

    走于文臣前列的刘健、李东阳和谢迁三阁老,脸上看不出是喜是悲。

    “首辅,东宫千秋节,竟然不行贺礼?”跟在刘健半步之后的谢迁问道。

    “于乔,皇上既无旨意,我等又能如何?”走于前方的刘健声音平淡。

    “首辅,谢阁老,还能如何,回去当值便是。”李东阳道。

    工科给事中张文和兵科给事中周旋结伴而行。

    “周兄,既然皇上仍不颁旨意,那你我二人再上一道奏疏,可好?”

    “张兄,再上奏疏?又有何用?”

    英国公张懋、泰宁侯陈璇、抚宁侯朱晖和西宁侯宋恺等走在一起。

    “英国公,今日皇上为何没有赐宴?”泰宁侯陈璇问。

    “老夫那能知道……”英国公张懋没好气地应道。

    王华和王守仁两父子亦在私语。

    面对王华的连连发问,王守仁却一直推说不知,只应道:“王右谕德,下官仅知威武营。”

    虽然挂衔左春坊左司直郎,但王守仁职责的重心是在威武营,每日朝参完毕,他便要赶赴威武营,率领一众士卒cao练。

    ---

    申时,阳光的映照下,寒意似乎也被驱散了好几分。

    弘治皇帝、周太皇太后、吴氏、张皇后、朱秀荣及朱厚炜齐聚于乾清宫内。

    此刻,他们正围坐于一张红彤彤的椭圆桌四周,站在旁边服侍的宦官宫女,包括萧敬在内仅得三人。

    这张红彤彤的椭圆桌颇大,约莫有一丈长、五尺左右宽。

    虽然诺大的桌面已摆放了二十多道的菜肴,有荤有素,每道均热气腾腾的,但弘治皇帝等人似乎还没有动手之意。

    “父皇,为何要在乾清宫设宴?”却是朱秀荣出言问道。

    靠北而坐的弘治皇帝听得轻笑一声:“荣儿,今日是你皇兄之生辰,你莫非忘记了?”

    “但皇兄又不在宫中……”朱秀荣皱起了眉头。

    “怎么,你皇兄不在宫中,就不能替他庆贺一番呢?”坐于她身旁的周太皇太后笑了笑。

    朱秀荣眉头依然轻皱:“太奶奶,今日既是皇兄生辰,为何他也不回来?”

    见得周太皇太后摇头,朱秀荣随即望向弘治皇帝:“父皇,你说皇兄如今会在做什么?”

    弘治皇帝听得却也摇了摇头:“朕不知……”

    张皇后却不动声色,仿似朱厚照此刻是否在宫中,与她并无多大影响一般。

    “荣儿,待你皇兄回来,你好好问问他便是……”周太皇太后伸手轻拍了下朱秀荣,稍顷再道,“好啦,先动筷,菜要凉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