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扎根潘利尔 (第2/2页)
。” …… 郑礼并不信神,但这些孩子需要来自信仰上的慰籍,他不介意临时充当一次牧师,为他们的家人祈祷。 逝者已逝,生者应当有着自己的生活。 他凝视潘利尔,整个灵魂似翱翔在天空。 他感受到了!在这片废墟中,正有一股不屈的意志正从这里升腾,壮大。 “走吧杰特,我想明白我该怎么做了。” 五天后,郑礼得到了来自诺顿男爵的500枚龙金的馈赠。 他拿到这笔钱后,并没有如同大部分人想象中的纵情享受。 反而将大半的钱用来购买大批的生活物资,书写工具,建筑材料等等等。 在征得安东的同意后,郑礼雇佣起工匠。 在潘利尔的村庄内修建起巨大的建筑,这个建筑有一个在潘利尔人看来很奇怪的名字,叫做书院。 院长是被称为“地精屠戮者”的勇士礼,他从三猪镇召集了8名衣不蔽体的年幼乞丐,又挨家挨户询问潘利尔的村民。 勇士礼表示书院可以免费提供孩子们的一日三餐,并教授他们各种知识。 唯一的代价是每一旬的最后一天,孩子们就得为书院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这可真是善神庇佑。 要知道在费伦,九层的平民家庭大部分时间都只能一日两餐,有些贫穷的家庭更是连基础的一日两餐都保证不了,只能饥一顿饱一顿。
如今不仅能一日三餐得到更好的生活水平,在节省自家口粮同时,更能让自家孩子得到学习知识的机会。 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这些农妇们晚上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至于每旬一天的工作,在这些农妇眼里并不算什么大事。 往常的时候,这些年幼的孩子们也得每天去采集浆果,梳理农田,没有任他们游戏的时间。 很快,算上杰特,整个书院凑齐了27名学生。 三个月后,书院建造完成。 在支付了工匠们的薪水,郑礼便带着杰特重新回到了深山茅屋,从中取出自己书写的一沓沓手稿后,两人怀着不舍的心态告别了彪。 郑礼挑了一个认为吉利的日子,在潘利尔村民好奇的注视下,他将书院的牌匾挂了上去,宣布书院的正式成立。 这里将会是郑礼的起点。 他会一步一步走出坚实的步伐,向着未来而去。 深夜,忙碌了一天的郑礼依旧没有休息。 他在蜡烛摇曳的火光中书写文稿,争取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时间。 郑礼深知自己只是中人之姿,要想完成自己的理想,他就得利用哪些天才们休息玩乐的时间,弥补自己天份上的不足。 以汗水弥补不足,方才能以坚实的基础,营造出通天的楼阁。 “孩子们的伙食倒也不贵,27人的伙食一个月也就支出3枚碎银。” 撑着下巴,郑礼思考着一些问题。 “纸张笔墨太贵了,除了课本和一些训练做题外,我觉得譬如练字这类的消耗,可以先用沙盘充做替代。” “每半年书院还需要维护一次,还得聘请打扫,后厨的员工,一个月最少需要支出6枚碎银。” 在纸上详细记录各项支出,郑礼继续写道: “营造书院,采购物资倒是花费的并不多,现在我身上还剩有353枚龙金的可支配余财。” “但考虑到后期书院扩大规模的问题,总不能一直指望着这些余财坐吃山空,必须尽早找到一种合适的营收业务。” “有什么能赚钱的方法呢?” 郑礼思考着,手指规律性的敲击着桌面。 没有稳定的收入,他就不敢扩大书院规模。 不扩大书院规模就只能一直维持现状。这个死循环持续下去,别说实现自己的理想了,能维持住自己27名学生的学习条件,都算是万幸了。 郑礼不知道这一世自己能活多久。 一百年,两百年,还是三百年? 他从来就没想过这个问题,他只想在临死前看到,自己的思想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为此,他只愿争朝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