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3章 决定,孙文到来 (第1/3页)
从之后秦宝宝的叙述中,三个对梁州一知半解的人,这才明白了梁州古医术的情况。 梁州对外让人能记住的确实是古医术,但与荆州的戏曲差不多,古医术虽好且牛,但都是一脉相传的。 好的古医术大夫,都是有自己传承序列的。 虽然现在梁州也有各种古医术学校,但学校出来的,和有传承的比起来,差的就太多了。 大部分从学校出来的古医术大夫,在毕业后五年内都不会有什么职业上的晋升,只有积攒了一定经验,将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实际运用了之后,这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二天一早,陈树人就给孙文打去了电话。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石磊问道。 “下个剧本?你又有剧本了?” “阳河赵家,传承三百多年的古医世家,家族直系四十五口人,都有古医术在身,其中有二十人,进入各个医院都是副主任医师的职级,有三人相当于主任医师,还有一位老爷子,是梁州古医术协会名誉副会长。” 这种情况下,大夏虽然注重古医术传承,但也只能全面推广新医术。 见陈树人点头,孙文就继续道:“那就更得带着我了,说不定看到哪处地方,就解决取景地了。更何况,我对梁州医疗业也不太理解,实地看看,更好一些。” 他给孙文的是让赤红根据大夏情况改了一部分内容的剧本,等之后确定了古医术方面的情况,说不定还要改剧本。 听完秦宝宝的话,石磊直接开口说道:“这不就成了贵族医生了吗?有钱有地位的,可以直接去看,没钱没地位的,等!” 于是他就定制了一部电影,准备让孙文接手。 “嗯……嗯?” 如果是以前,他们说不救就不救,关上门什么都不用管,外面的人自然会走。 但新医术也有缺点,那就是十个病人,它都会用同一种方法治疗,病症之间的细微差距,不在考虑中。 “所以,要做好被冷脸相待的准备。” 秦宝宝见状也插话进来。 孙文指着剧本上《我不是药神》几个字问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不是药神》想让古医世家这种有传承的大夫加入,恐怕很难了。 “那行,一起吧。” 陈树人问道。 所以时常就会出现得了同一种病的人,用了同样新医术药物,有的治好了,有的没治好。 陈树人在梁州的第一顿饭,就在这样的讨论中,度过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主动宣传,关注的人太多。 陈树人想了想,觉得孙文说的也对。 “要不怎么说古医术那么厉害,却也只能被新医术取代呢?” 古医术治疗精准,但每个人都需要大夫来问诊,对大夫的需求太大,只能做针对性的医治,不具备普适性。 因为陈树人的临时想法,四人就重新制定了梁州的行程。 赤红给出的另外一个方案,就是让陈树人进入政途,进入到大夏高层,实行相关的政策,让普通人也能买的起药物。 结果不到三天,那古医世家的门口就被前来看病的人围满了。 孰对孰错? 可一些急症患者不远千里赶来,就是为了治病救命的,怎么可能等得起? 于是每天都有人在结束问诊后,跪在他们家外边,求治病。 “哎!我也一起啊!” 躺在酒店床上,陈树人还是在想着今天的那个买药的工人。 这么一家独大的情况下,特殊药物价格的高昂,也就不是奇怪的事情了。 只要发声的名人越多,那上面重视的几率就越大! 等秦宝宝来找陈树人一起去逛梁州的时候,陈树人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几人。 秦宝宝的话,让孙文几人都很诧异。 相比直接进入政途,用这种手段的不确定性太大了。 在青州、扬州等州,基本吃药看病,都是新医术。 而同样条件下,有传承的只需要三年甚至两年。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学校出来的人,在这条路坚持不了多久。 可随着每天来看病的人堆积的越来越多,他们这才发现要出问题了。 还好秦宝宝的这辆商务车的空间够大,否则还真坐不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