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二章 士气 (第2/2页)
注身后一众大臣那丰富的表情,透着别样意味的眼神了。虽然卫清云的身影已是彻底的出了宫门,消失在了他的视线之内。但是,从心底催生出的那阵彻骨寒意却是并未随他一同消去。对于汪翊来说,他在方才短短的片刻时间里,感觉就像是从鬼门关外游走了一圈。 六月初的天气,明显变得有些闷热了。没想到,从得到狗日族破关而入的消息,直至此刻出兵征战,这之中竟是相隔了整整近五个月的时间。这一点自是让人感到悲愤难耐。而相应的,在这段时间之内,除去早先骤然遇袭之下,迅速被灭的平北等四国之外。相继的,又有器湖,周炎,阙瑶等六国落到了狗日族的手中。这些种种情形皆是表明了,战事对于诸国的明显不利。 而半个月前,华浙国上下商定的出兵部署,的确如卫清云预料的一般,让他大失所望。最终决定下来,安排到长江沿岸之地驻防的大军为三十万。不过尚有一点感到庆幸的是,由于,端王此前早有奏折承上。指出陇西之地的兵马经历过多番战斗,适合上阵厮杀对敌,希望刘习能够将之尽数派往前线。在这一点之上,刘习倒是没有违背端王的意向。 而余下这派往支援诸国联军的四十五万大军,由三路边军各十五万人马组成。各部军马自是由原先的将领统率,而至于三军的主帅,则是由华浙国骠骑将军于胥担任。于胥乃是华浙国的老将,年纪五十有二。他的长子乃是当朝驸马,尚的是皇帝的六公主,可谓是颇得圣眷。此番由他领军,这个结果,自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毕竟这可是四十五万的大军,若不交由亲信之人统率,刘习能够安心的了吗。 而应卫清云先前的要求,将他这五千人马作为大军的先锋部队。这一点在朝堂之上,倒是罕见的没有一人与他争辩了。 先锋作为大军的前哨,负有为大军开路一职。一般都为小股部队数千人马,且都为军中的精锐,最先与敌军交手的自是这些人马。众人皆知无当飞军乃是华浙国首屈一指的精锐,战力强悍。 而相应的,华浙国的兵马尚未与狗日族直接交过手,但是狗日族大军展示出来的恐怖实力,却是早已在各国之间传遍了开来。是以,各部军马,不管是出于怯战也好,还是由于不清楚敌军的战力,不敢打这头阵,或是根本存了保存自身实力的念头。因此,当卫清云主动提出,愿为大军的先锋时,各部将领们皆是松了口气,自也没人来与他争抢,这原本应是十分抢手的先锋大印了。 卫清云主动请求作为大军的先锋,自是别有一番深意。好比是,远在战场之外,根本没有与狗日族有过交战的华浙国上下,皆是明显的存了怯战之心。更不用说前线战场之上,与狗日族对峙的那些诸国联军了。早先,就收到不少的战报,说是数十万的联军居然被狗日数万的人马打的溃不成军,宛若丧家之犬。 对此,卫清云可绝对不相信,那些狗日的畜生莫非真的个个都是凶禽猛兽,择人而噬的怪物不成。在他看来,狗日族军队的战力,确实是要在诸国这些承平已久的军队之上。但,两者的差距还不至于类似这般的悬殊。而导致这些令人嗔目结舌的战况的唯一解释就是,诸国联军在面对狗日时,根本就是未战先怯了。经过了,狗日一连串的打击,诸国军队心中的畏战情绪越加积累深厚,认定了狗日是不可战胜的。 士气,军心,是一支部队的魂魄所在。士气如虹,军士自可以一当十;反之,纵是百万军马,那也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的银样镴枪头罢了! 因此,卫清云也清楚,眼下当务之急就是振奋军心。只有使得诸国的军队能够消去眼下对狗日的深刻畏惧之心,使得联军能够升起战意。那么,依靠诸国明显要强于狗日的综合国力,此战到最后,胜利的必是诸国。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除非是能够一战而定。如若不然的话,一旦陷于对峙阶段,那么比拼的就是双方国力的强弱了。战争的胜败可不是仅仅看军队人数的多少,相应的后勤,民生,辎重粮草等等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所在。 至于,提升士气最好的方法,自然就是打一场足够辉煌的胜仗了! 卫清云对于自己麾下的五千将士,有着绝对的信心! 是以,他现在最最迫切的,就是与狗日的一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