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侠客风云录_第206章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6章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第2/2页)

要避讳的。《礼记》上说:‘临文不讳’。你只管说,不要让自己落到什么地步?”宝玉回答:“不要让自己到了年老时还一事无成。先通过‘可畏’这两个字激发年轻人的志气,然后再用‘不足畏’三个字提醒他们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说完,他看着代儒。代儒说:“这样讲也还可以。那串讲呢?”宝玉回答:“圣人说:人在年轻的时候,心思、才力都很强,样样都聪明能干,这是很可怕的。谁能预料到他未来的日子会怎么样呢?如果一个人虚度光阴,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没有成就;虽然他年轻时看起来很有出息,但到了那个时候,他的一生就没有人会敬畏了。”代儒笑着说:“你刚才对节旨的解释还算清楚,只是句子里有些孩子气。‘无闻’这两个字并不是指不能做官。‘闻’是指真正能够明理见道的人,即使不做官也是有声望的;否则,古代圣贤中有‘遯世不见知’的人,难道他们也是无闻吗?‘不足畏’是用来让人预知未来的,与‘焉知’的‘知’字相对应,并不是害怕的意思。要从这些地方去理解,才能更深入地领会。”

    “你理解了我所讲的内容吗?”宝玉回答道:“我已经理解了。”代儒接着说道:“还有一章,你也讲解一下。”说完,代儒向前翻到了下一篇,并指给宝玉看。宝玉看到标题是“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宝玉觉得这一章有些触动他的内心,于是他微笑着说:“这句话没有什么特别需要讲解的。”代儒反驳道:“胡说!比如在考试中出现了这个题目,你也会说你不知道怎么做吗?”宝玉无奈地回答:“是的,圣人看到人们不愿意追求美德,而对美色却如此痴迷,但实际上美德是我们本性中本就存在的东西,人们却偏偏不愿意去追求它。至于美色,虽然也是天生就有的,没有人不喜欢的,但道德是天理,而美色是人的欲望,人们怎么会把天理看得像人欲一样重要呢?孔子这样说虽然是叹息的话,但也表达了希望人们能够回归正道的意思。而且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对美德的追求只是表面的,真正要像追求美色一样去追求美德,那才是真正好的。”代儒点头道:“这也讲得不错。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既然你懂得圣人的话,为什么还会犯这两件毛病呢?我虽然不在家,但你的父亲也没有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其实我对你的毛病了解得很透彻。作为一个人,怎么能不追求进步呢?你现在正是‘后生可畏’的时候。‘有闻’和‘不足畏’都在于你自己的努力。我现在限你一个月内,把之前学过的旧书全部整理清楚。然后再花一个月的时间学习文章写作,之后我会出题目让你写文章。如果你懈怠了,我是绝对不会容忍的。古人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你要牢记我的话。”宝玉答应了下来,也只能每天按照课程要求努力学习。关于这个话题就先不说了。

    且说宝玉上学之后,怡红院中变得异常宁静和闲暇。袭人觉得这是一个好时机,可以开始做一些手工活计。她拿起针线,准备绣一个槟榔包儿。想到如今宝玉有了功课,丫头们也不再挨饿受冻了,如果早些日子就这样安排,晴雯就不会落到那样悲惨的结局了。兔死狐悲,袭人不禁感叹起来。

    突然,袭人又想到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她明白自己并不是宝玉的正妻,只是一个偏房。虽然宝玉的为人还算可靠,但她担心将来会娶到一个厉害的妻子,自己就会像尤二姐和香菱一样受苦。素来观察贾母、王夫人和凤姐儿的态度,以及黛玉时常流露出的话语,袭人自然而然地认为黛玉就是那个厉害的人。黛玉本身就是一个多心的人。

    想到这里,袭人感到脸红心跳加速,手中的针也不知戳到了哪里。她放下手中的活计,决定去黛玉那里试探一下她的口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